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07 10
2012-11-06
http://cn.wsj.com/gb///20121106/bch073925.asp?source=whatnews2

广
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000528.SZ, 简称:柳工)总裁曾光安表示,尽管今年全行业销售额滑坡的情况出现了改善迹象,但中国各大建筑设备生产商仍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行业整合压力。

曾光安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制造企业的生产趋于理性并加强了销售力度,行业库存似乎正在回落。但他警告说,大规模的行业整合依然迫在眉睫。

他在采访中称,现在的问题是投资过剩,需要更多消费。他还表示,中国正在逐步调整经济结构。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降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建筑设备行业也受到了冲击。柳工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85%,至人民币2,093万元(约合330万美元);收入下降26.7%,至人民币25.7亿元。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Sany Heavy Industry Co., 600031.SH, 简称: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000157.SZ, 简称:中联重科)等国内竞争对手以及日本小松制作所(Komatsu Ltd.)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 CAT)等海外企业也都承认经营艰难。

曾光安在采访中提到了产能过剩、库存高企、坏帐、设备回收增加导致二手设备充斥市场等不利因素。

他表示,像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这样的大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可以克服所有问题;但许多小规模的制造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被迫关门。

他补充说,目前的设备制造企业有200家左右,但实际上只需要其中大约10%。

英国工程机械咨询有限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史杨表示,中国的市场规模应能使较大型建筑设备制造企业得以生存。但他同时指出,现在还很难说到底有多少大型制造企业能够维持运营,因为即便一些本地制造企业从财务状况来看可能会遭淘汰,但它们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渠道的支持。

巴克莱中国(Barclays China)机械行业分析师励晔(Victoria Li)认为,中国建筑设备市场自2013年第二季度起只会温和复苏。她还称,随着需求回暖,该行业的风险水平势必会降低。

从长期来看,设备制造商关注中国ZF为降低经济对大型建筑项目的依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采取的初步措施。曾光安表示,柳工希望此举能够带动汽车销售,进而提高市场对道路的使用需求,此外,消费者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也会提振设备销量。

曾光安称,柳工在减少库存和应收帐款方面已取得进展。他还表示,公司目前有人民币13亿元的正现金流,并且拥有一个由大约100家经销商构成的核心建筑设备销售网络。

曾光安表示,到2013年上半年,建筑设备行业形势将有所改善,因为会有更多的企业削减产量、提高销量,这也是企业唯一的出路。

与其他中资设备制造商一样,柳工也瞄准海外市场,以缓解国内压力。该公司在今年2月份斥资人民币3.35亿元收购了波兰钢铁制造企业Huta Stalowa Wola的机械子公司。此外,在今年9月份,柳工还通过与德国汽车供应商ZF Friedrichshafen AG在中国组建一家车轴制造合资公司扩大了双方的合作关系。曾光安表示,他预计柳工还会与ZF Friedrichshafen AG展开更多合作。

不过,柳工能否在美国这一全球重要建筑设备机械市场取得成功仍存变数。曾光安表示,柳工在美国共有20家经销商,分布在约20个州,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南部,但这些经销商以市场不够强大为由而不愿进行必要的投资。

曾光安称,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发展仍不是很快,经销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公司美国业务的壮大需要时间。

他还称,柳工正考虑在美洲新建一家工厂,但尚无具体计划。

三一重工已在美国佐治亚州Peachtree City建有一家工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6 13:08:53
工程机械前期整合不到位,也是弱肉强食的一个过程,现在正好是个契机,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不过明年能否转暖,市场前景还不好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14:31:13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17:26:54
shyc68 发表于 2012-11-6 13:08
工程机械前期整合不到位,也是弱肉强食的一个过程,现在正好是个契机,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不过明年能否转 ...
目前看,市场整合是一个必然趋势,你说得对,这样确实很好
明年需求可能会趋于平稳,或者小幅增长,弱肉强食可能会愈演愈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18:08:50
世界前50强里面,中国好像有9-10家。中国的工程机械主要还就是依赖中国的市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西方国家一流的工程公司还是比较少用中国的产品。

而且除了三一,中联两家有一些算不错的头牌产品,其他的都不怎么冒尖。 要真说市场竞争力,还真的比不上日本,欧洲那些进不了50强的小企业,但是每个公司都有很一流的尖端产品的同类公司。这点和印度的工程设备企业很类似。

而且工程机械领域,利润最高的是专门为施工项目特殊设计的工程设备,这部分中国的企业几乎打不进去。

现在4万亿那一波过去了,中国的工程企业日子也自然就更难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23:55:21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生意越来越不容易做啊。想成为强者就需要门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