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72 2
2012-11-08
《魔鬼经济学》由美国的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两人写成。其中史蒂芬·列维特于1994年在麻省理工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2003年获得美国克拉克奖,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史蒂芬·都伯纳是《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长期撰稿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务背后的世界。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
作者很善于提出问题,进而运用逻辑分析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得出事物的真相。第一章中,作者首先认为老师有帮助学生作弊的动机,其次收集大量考试成绩和学生答题卡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小概率事件:简单题的错误率高于难题、许多学生连续相同的几道题都能做对……这一切都表明这些事件并非小概率,而是具有一定必然性——老师在帮助学生作弊。再如第三章中,作者通过对毒贩内部组织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毒贩团伙内部的真实情况:分工明确、少数上层占领多数财富、企业式管理。第四章分析犯罪率的下降,作者排除了一些大众观点,比如经济发展、发达的监狱系统、人口老龄化等,而是将之归于堕胎合法化。作者极其敏锐地嗅出了二十多年前的一条法令与今日良好治安的关系,这是基于对罪犯者身份的分析得出的。第五章讲对子女的教育,通过数据的收集,作者发现其实游泳池要比枪支更加危险。大众通常不假思索地认为枪支更加危险,其实这是一个心理谬误,我认为这是由于媒体报道枪支伤人事件比报道泳池溺亡事件更加频繁所导致的。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韩非子关于水火之论:水让人放松警惕,溺死者甚多;火则使人害怕,烧死者很少。这里水相当于游泳池,火相当于枪支。当然,韩非子是想讲立法如火则民不敢犯的道理,这里就不谈了。第六章分析名字,原来热门名字是由上流社会引领的,当然这个分析应该不适用于中国了,我们的名字是一个一个字组成的,不像美国人是一个词,而且他们能用于名字的词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
读完这本书,总体的感受就是作者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极为敏锐的嗅觉,同时他搜集数据的能力很强。我不说他分析数据的能力强,因为这个用软件甚至是外包给别人都能做,关键的关键是他前面的那几种能力,那是需要长期的培养训练才能够做到的。我们也正缺乏这些能力,因为中国的教育首先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其次让我们变成背书机器,最终成为一个个没有个性、人云亦云的人。此时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培养那些能力,尽量让自己变得不同一些。
还有一点启发是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时,不要马上想当然地拍脑门,而是先搜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看清事物的本质,进而做决策。这点对我的启发也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9 13:53:54
过来去豆瓣看一下  准备入手一本  正好京东有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0 15:03:27
人潮汹涌 发表于 2012-11-9 13:53
过来去豆瓣看一下  准备入手一本  正好京东有活动
借本也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