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中起到的是筛选的作用的话,那么从逻辑上讲,大学的教育回报率就不是来自大学教育,而是来自高中教育,真正无用的教育应该是大学而非高中。同理,职高技校也是初中筛选机制的结果。
或者说,由于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所以高中和大学应该是同一组人X,PX的人进入大学,而(1-P)X的人最终学历为高中,计算高中的教育回报率应该把PX的人考虑进去,而非只计算(1-P)X的人的回报率。
另外,90年代之前,中专以上是国家干部,高中毕业是工人编制,对于农村学生,前者是城市户口,后者还是农村户口,对于该年龄段以上的人来说,中专和高中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显然是来自于制度,而非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