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25 10
2012-11-11
百科名片试药族,是指为了得到一定的利益而以自身身体健康而为试验药品提供试验对象的人. “职业试药”其实是一门风险最大的新兴职业。“试药族”参加的第一期临床试验危险性最大。某些人为了赚取生活费而参加药物测试。当然也有人出于公益而自愿参加。令人感伤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缺钱而去”刀尖上跳舞”,成为“试药族”。

经济补偿  王雨是从河北邢台的一个贫困农村考入省会高校
  

胶囊药


的一名大学生。生活很困难,家里为了供他上大学,弟弟和妹妹甚至放弃了学业。 2006年9月,为了挣点生活费,王雨通过中介加入了有偿试药者的行列。当他来到医院的临床基地时,发现好多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在那里排队等候体检,私下互相打探才得知,原来都是来自本市高校的在校贫困学生。

  按照医生的指导,王雨服用了一粒同药名、不同生产厂家的胶囊药。做完试验,他从中介那领到630元钱,另150元作为中介费已被扣除。

  记者在“试药须知”中看到,选择受试者服用药物是在做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而且,所服用药物为生物类血脂调节药。吃药前采一次血,吃药后间隔一定的时间采血一次,前后共采血13次。医生说,试药就是人体试验,肯定有风险。参加试药的大多是医学类专业的大四学生,但也有不少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来试药,更多的是看重经济补偿。

  是药三分毒,试药者再勇敢也会担心出现损害健康的后果。医院虽然将试药风险率降到很低,但是,既然是在进行药物试验,就不能完全排除受试者可能出现的功能性障碍
  

大学校园


、残疾、死亡的情况。

  医院虽然为受试者提供了安全的医学监护保障,也仅仅是在两天之内,但对于药物的副作用,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在潜伏多年后才暴露出来,随着时间流逝,以及对暴露出问题的认定也会增加难度,到那时维权是很困难的

  大陆惊现大学生试药族

  中国大陆做同类药物临床试验的成本,至少比美国要低三分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新药研发外包的两个首选地之一,另一个为印度。

主要人群  大学校园出现“药头”和“试药族” “试药族”表示,身边好多同学都参加了,大一时就有人找过,但一直没参加。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毕竟还未到没有饭吃的地步。

  “试药族”所说的“同学拉进来”,是大学生“试药
  

人民币


族”形成的主要路径之一。拉人的同学往往就是“试药族”的组织者,有同学称之为“药头”。

  一般情况下,试药都是不公开的,相关信息往往是通过同学间互相介绍传播开的。最先是在老乡、熟悉的同学中发展试药对象,然后再通过这些已参加过试药的同学,物色新目标,与社会组织发展成员的方式差不多。

  “药头”王斌。一开始也是“试药族”,来自安徽省六安市农村。王斌的父母年纪大了,弟弟在上高中,家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

  王斌则称就是帮一家公司找找人,自己不是“药头”,“药头”与过去组织卖血的“血头”一样,不太好听。

  2005年7月份,王斌由高年级的同学介绍成为“试药族”。第一次参加的是一种名叫“泛醇”的药物试验,拿到了1000元人民币的报酬。

  与其他“试药族”一样,那次试药也是在安医大附院中医科的“活动室”里进行的。“活动室”其实是安医附院的一处临床观察室,中医科是经官方认定的安徽省Ⅰ期临床实验评价中心。

  王斌第二次参加试药是2006年7月份,已不单单是一名“试药族”了,还是“药头”。这次参加的是一种名叫头孢克洛的儿童用三代仿制新药的试验,连他自己在内,共有24名大学生,都是他组织来的。

  与第一次一样,王斌第二次试验也得到了1000元人民币的报酬。这笔钱对每月只有三四百元生活费的王斌来说,很管用,“至少两三个月不需向家里要生活费。”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除了得到1000元的经济补偿外,王斌还多拿得到了300元的“辛苦费”——这是当“药头”的报酬。

  “不论怎么说,试药还是有一定副作用的,除了身体上有不好忍受的地方,活动空间也有限,大家被限制了自由,只能呆在活动室里,未经批准不允许出去。”

  自此之后,王斌不再参与试验,仅组织学生参与。王斌自称先后共组织了
  

国家药监局


六七次,参与试药的大学生有两百人次,他的同学称,“可能不止这些。”

  “组织学生参加试药比较容易,不会用欺骗手段,也不会强迫。把相关情况清楚地告诉他,愿意试药就去,不愿意则罢。”

  王斌称,现在组织大学生参加试药的不只是他一个人,他所在学校就有好几个学生在做。江磊参加的1月21日那次试药,就是由同校临床学院一何姓学生组织的。

  仅以王斌所在大学的在校生来说,至少有上千人次参与过试药。校园“试药族”以医学院的学生为主,其它专业的院校也有,但比例相对较低。

经济收入  勤工俭学的机会

  “试药族”称,大学生中出现试药人群,“主要原因是,相比社会人群,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好组织;医学院的学生多,是因学过相关专业,试药的恐惧心理小,甚至不在乎副作用。” 合肥某高校的一位老师称,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上升是最大诱因。过去可以卖血增加收入,现在不允许了,而打工挣钱的机会又很稀少,贫困生自然会选择试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一般是不会参加试药的。

  现在每参加一次药物试验,受试者会得到500至1000元人民币的经济补偿,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如果没有这笔经济补偿,有的大学生可能也会参加的,就像无偿献血、捐献骨髓。但那样人数肯定会大大减少,参与的热情将降低。试药人多是冲着这笔钱去的。

  试药的时间多选择在学期末或是休息日进行,这样不影响学业。

  在中国大陆,对试药人通过什么途径招募,相关法规上并无具体规定,一般由提出临床试验申请的一方自行组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12 13:16:30

这个是否合法
有没有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2 20:38:30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07:26:38
市场经济,自由交易。
管那么多干嘛,还想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08:03:41
一声叹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08:12:18
勤工俭学也不必非要去试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