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1-15 21:20:10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5 21:15
你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批驳的很对。
啊哟,我只是照搬了马克思的算法,然后和一般的利润率算 ...
我在《马克思没有摆正两种价值论之间的关系》里已经回答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1:24:08
qi509 发表于 2012-11-15 21:20
啊哟,我只是照搬了马克思的算法,然后和一般的利润率算 ...
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哪一个例子教你是用物料消耗除以全部商品总单位数的?
你批驳剩余价值理论,你总要指出里面哪里错了吧?
马克思的资本论可没有教授你单独用不变资本去除以全部的商品总数噢。
也许我记错,你记得是哪一页马克思是用不变资本额去除以商品总数的?
请你指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1:29:15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5 21:24
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哪一个例子教你是用物料消耗除以全部商品总单位数的?
----------------------------------------------------------




那你知道这句话吗:不可变资本只是转移不增值?知道什么是“不可变资本”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1:40:10
qi509 发表于 2012-11-15 21:29 那你知道这句话吗:不可变资本只是转移不增值?知道什么是“不可变资本”吗?...
完全不相关。
又开始语无伦次了?
我就问你,马克思哪里教授你用不变资本单独拿出来除以商品件数或者个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1:41:5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5 21:40
-------------------- ...
完全不相关。
--------------------------------------------------------------------------

知道马克思的:只有可变资本增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1:44:09
qi509 发表于 2012-11-15 21:41 知道马克思的这句:只有可变资本增值吗?
...
笑死了。
既然只有可变资本是提供价值增值的,你用7/100,还怎么增值呀?
所以说你的厨房里闹鬼呢,擀面杖会自己包锅贴呢。

自己不懂基础的计算,没有理解马克思的理论,还在这里死撑。你在丢所有反对马克思的ID的脸,人家那个hhj都添马甲了。看着反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都这种数学水平。只好用马甲来滥竽充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1:47:5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5 21:44
--------------------------------------------------------------------------
...
”你用7/100,还怎么增值呀?“——————你脑子乱了。之所以7/100正是因为他不增值。两个3/50才增值。

告诉你,这是马克思说的。
我不会用马甲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20:10:22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23:07:01
批判马克思的确应该由剩余价值入手,但不是这种方式。要从哲学逻辑宏观角度才能有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09:02:03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两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13:22:04
qi509 发表于 2012-11-15 21:47
”你用7/100,还怎么增值呀?“——————你脑子乱了。之所以7/100正是因为他不增值。两个3/50才增值。
是吗?
总共做了100只锅贴,不变资本7先令算是物料等一切物化资本的耗费,其中3先令是工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可变资本,你要按照马克思的算法,然后批驳马克思,那么100%的剩余价值率的话,剩余额就是3先令。100只锅贴总售价就是7+3+3=13先令吧?

我们按照你的算法还原一下,看看你是怎么栽赃给马克思的吧:

7/100=0.07,就是每只锅贴里面的不变资本含量的话,那么0.07先令的锅贴总共做了多少只?就是7/0.07=100吧,这里就是100只锅贴了。
可变资本3先令,3/50=0.06先令,我们还原,每只0.06先令的锅贴,总共价值3先令的话,应该是多少只?就是3/0.06=50只,这里就出来50只,加上前面100只,就是150只了吧?
剩余价值3先令,3/50=0.06先令,我们再还原,每只0.06先令的锅贴,总共价值3先令的话,应该是多少只?就是3/0.06=50只,这里又出来50只,加上前面150只,就是50+150=200只锅贴了吧?
你这算法怎么验算一下就多出来100只锅贴呢?
换句话说,资本家是以13先令的总售价,应该卖100只锅贴的,按照你的算法,一只一只单卖,总共就卖给人家200只锅贴!你这戏法真会变,变得资本家“把老婆也陪进去了”(qi509经典语录),还怪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把资本家算赔了——马克思本事真大,靠念咒就把资本家整赔本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15:20:53
qi509 发表于 2012-11-15 18:56
你又来了!我没读懂《资本论》,那么你读懂了《资本论》,请告诉网友,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剩余价值”的生 ...
马克思的可变资本不是v吗?V不就他说的m吗?
看看你说的这句话,连马克思的“v”和“m”有无区别都搞不清楚,还能说是读懂《资本论》了?
你也不用说别的了,你就说说“v”和“m”是不是一回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18:53:02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1-17 15:20
看看你说的这句话,连马克思的“v”和“m”有无区别都搞不清楚,还能说是读懂《资本论》了?
你也不用 ...
我说是一回事。你说呢?

听听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18:59:17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13:22
是吗?
总共做了100只锅贴,不变资本7先令算是物料等一切物化资本的耗费,其中3先令是工资,按照马克思 ...
“我们按照你的算法还原一下,看看你是怎么栽赃给马克思的吧:

7/100=0.07,就是每只锅贴里面的不变资本含量的话,那么0.07先令的锅贴总共做了多少只?就是7/0.07=100吧,这里就是100只锅贴了。
可变资本3先令,3/50=0.06先令,我们还原,每只0.06先令的锅贴,总共价值3先令的话,应该是多少只?就是3/0.06=50只,这里就出来50只,加上前面100只,就是150只了吧?
剩余价值3先令,3/50=0.06先令,我们再还原,每只0.06先令的锅贴,总共价值3先令的话,应该是多少只?就是3/0.06=50只,这里又出来50只,加上前面150只,就是50+150=200只锅贴了吧?
你这算法怎么验算一下就多出来100只锅贴呢?”————————我真算服你了。这里100只锅贴一个算的是人工成本;一个算的是材料及其他成本。你竟将其相加。还什么200个,真有你的。


别让大家笑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06:37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18:59
我真算服你了。这里100只锅贴一个算的是人工成本;一个算的是材料及其他成本。你竟将其相加。还什么200个,真有你的。
你这100只锅贴可以重复计算两次?
一次全部用物料计算一遍,
一次全部用工资和利润额或者剩余价值额计算一遍?
这是你的财务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08:27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18:53
我说是一回事。你说呢?

听听你的?
不要听我的,你把《资本论》中关于v和m是一回事的文字引述下来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18:03
wzwswswz 发表于 2012-11-17 20:08
不要听我的,你把《资本论》中关于v和m是一回事的文字引述下来就行了。
我说了是一回事。你说说?别不说呀?你给我引用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21:27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20:06
你这100只锅贴可以重复计算两次?
一次全部用物料计算一遍,
一次全部用工资和利润额或者剩余价值额计算 ...
100只锅贴重复计算两次?你是不认识字还是看不懂文章:“一个算的是人工成本;一个算的是材料及其他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22:55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20:18
我说了是一回事。你说说?别不说呀?你给我引用一下?
你认为V(可变资本)和M(剩余价值)是一回事?
那么请问你的一回事是指什么意思?
你开始更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26:55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20:22
你认为V(可变资本)和M(剩余价值)是一回事?
那么请问你的一回事是指什么意思?
你开始更混了。
少废话!这个不是跟你讨论的。你不懂!

按说3先令除以100个锅贴=0.03先令,这是人工成本的价格。外加上各种面、油、肉、煤、电、房租等等成本假定为7先令。7先令除以100=0.07先令。合计成本为:0.1先令。按照成本k+k*x%的公式计算;假如老板的欲获利润是100%。那么,则:0.1+0.1*100%。最后则得:0.2。每个锅贴卖0.2先令。”
——————自己看看?


别跟我这“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先回答我:”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相对于什么”剩余“?

你说不认字还是看不懂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37:34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20:21
100只锅贴重复计算两次?你是不认识字还是看不懂文章:“一个算的是人工成本;一个算的是材料及其他成本” ...
笑死,你100个锅贴里面第一次用7除以100,相当于每只锅贴0.07先令
第二次分别计算3/50两次,也就是说也是100只锅贴,每只0.06先令。
现在还原一下,7除以0.07得100只锅贴,这个计算的意义是:如果每只锅贴0.07先令,总共卖了7先令,请问卖了多少只锅贴。于是7÷0.07=100
然后还原第二个算式。3先令除以0.06先令/只=50只。这个算式的意思是,为了补偿工资耗费的3先令,需要卖多少只,每只0.06先令的锅贴?于是3÷0.06=50
再计算另外的m,又是一个3先令,因为如果按照马克思的100%剩余价值率,m/v=100%的话,那么就是3/100%=3,所以这里又是3÷0.06=50
把上面三个红色数字加起来,你总共出来200只锅贴!因为100+50+50=200。我就问你这200只锅贴怎么来的?
为什么你100只锅贴分别计算物料、劳动和剩余价值后,出来200只锅贴?

如果按照你的算法计算100%的利润:
7/100=0.07
工资还是3先令,所以3/50=0.06
利润100%的话,就是10先令利润咯?于是10/100=0.1
然后每只锅贴售价就是0.07+0.06+0.1=0.23先令。
如果每只是0.23先令,那么100只锅贴就是总售价23先令咯?
真奇怪,总售价不是20先令吗?多出来3先令怎么来的?
你的算法真是奇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48:22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20:26
按说3先令除以100个锅贴=0.03先令,这是人工成本的价格。外加上各种面、油、肉、煤、电、房租等等成本假定为7先令。7先令除以100=0.07先令。合计成本为:0.1先令。按照成本k+k*x%的公式计算;假如老板的欲获利润是100%。那么,则:0.1+0.1*100%。最后则得:0.2。每个锅贴卖0.2先令。”
你想按照你这个算法?
也行啊……
总成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总额)
然后总售价=总成本+剩余价值
其中,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或者利润额)/可变资本。
如果剩余价值率是100%,那么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工资总额)
7/100=0.07
3/100=0.03
每只售价0.1
其中剩余价值率100%,所以0.03÷100%=0.03
然后加总,0.07+0.03+0.03=0.13
还原成总售价,就是0.13×100=13先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48:42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20:37
笑死,你100个锅贴里面第一次用7除以100,相当于每只锅贴0.07先令
第二次分别计算3/50两次,也就是说也是 ...
你不认识:“合计成本为:0.1先令。”这几个字吗?


别跟我这儿“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先回答我:”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相对于什么”剩余“?

你说不认字还是看不懂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50:2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20:48
你想按照你这个算法?
也行啊……
总成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总额)
你不认识这几个字吗?别跟我这儿“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先回答我:”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相对于什么”剩余“?

你说不认字还是看不懂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50:25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20:48
你不认识:“合计成本为:0.1先令。”这几个字吗?
我不是计算给你看了吗?
按照你的合计成本,每只0.1先令。
剩余价值100%,总售价就变成了13先令了啊!
但是你原来总售价20先令啊。整整缺了7先令。现在你知道你为啥把老婆赔进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0:53:0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20:48
你想按照你这个算法?
也行啊……
总成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总额)
你不认识这几个字吗:"那么,则:0.1+0.1*100%。最后则得:0.2。每个锅贴卖0.2先令。”

你不认识这几个字吗?别跟我这儿“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先回答我:”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相对于什么”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1:05:17
马克思的错误不是数学问题,而是他的学术假说都错了。他的价值论就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1:05:27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20:53
你把认识这几个字吗:"那么,则:0.1+0.1*100%。最后则得:0.2。每个锅贴卖0.2先令。”
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
v/m*100%。
产出价值总额就是 c+v+v×(m/v·100%)=G'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预付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生出的剩余价值,或预付资本价值C的价值增殖额,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
  资本C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c,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v;c代表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代表转化为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因此,最初是C=c+v,例如,预付资本500镑=410镑c+90镑v。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它的价值=c+v+m(m是剩余价值),例如,410镑c+90镑v+90镑m。原来的资本C变为C',由500镑变为590镑。二者的差额=m,即90镑剩余价值。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所以,说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额,或等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实际上是同义反复。

  然而,对这个同义反复需要作进一步的规定。这里同产品价值相比较的,是它形成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但是我们已经知道,由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被使用的不变资本只是把自己价值的一部分转给产品,而其余的部分仍然保留在原来的存在形式中。既然这后一部分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在这里就可以把它抽去。即使把它计算进去,也不会引起任何改变。假定c=410镑,由原料312镑、辅助材料44镑和在过程中磨损的机器54镑组成,而实际使用的机器的价值是1054镑。我们只把机器因执行职能而失掉的并因而转给产品的54镑价值,算作为生产产品价值而预付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仍然保留在原来形式(如蒸汽机等等)中的1000镑计算进去,就必须在预付价值和产品价值这两边都加上1000镑。这样,一边就是1500镑,另一边就是1590镑。差额或剩余价值仍然是90镑。因此,凡从上下文联系中得不出相反意思的地方,我们谈到为生产价值而预付的不变资本时,总只是指在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根据这样的假定,我们再回头来谈C=c+v这个公式,这个公式现在变成了C'=c+v+m,并且正因为这样,C变成了C'。我们知道,不变资本的价值只是再现在产品中。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产品,是和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产品价值不同的。因此,它不象乍一看来那样,仿佛是c+v+m,或410镑c+90镑v+90镑m,而是v+m,或90镑v+90镑m,不是590镑,而是180镑。如果不变资本c=0,换句话说,如果有这样一些产业部门,它们的资本家可以不使用经过生产的生产资料,不使用原料、辅助材料,也不使用劳动工具,而只是使用天然存在的材料和劳动力,那末,就不会有不变价值部分转移到产品上去。产品价值的这个要素,即我们例子中的410镑,就会消失,但是包含90镑剩余价值的180镑的价值产品仍然同c代表最大的价值额时一样大。现在,C=0+v=v,而已经增殖的资本C'=v+m,C'-C仍然=m。相反,如果m=0,换句话说,假定劳动力(其价值是在可变资本上预付的)只是生产了自己的等价物,那末C=c+v,C'(产品价值)=c+v+0,因此,C=C'。预付资本没有增殖。

  实际上我们已经知道,剩余价值只是v这个变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发生价值变动的结果,因此,v+m=v+△v(v加v的增长额),但是现实的价值变化和价值变化的比率却是被这样的事实掩盖了:由于资本可变部分的增加,全部预付资本也增加了。全部预付资本以前是500,现在变成了590。可见,要对这个过程进行纯粹的分析,必须把产品价值中只是不变资本价值的再现的那一部分完全抽去,就是说,必须使不变资本c=0。为此,这里要运用数学上的一条定律,就是数学上运算变量和常量的定律,即运算常量同变量相加减的定律。

  另一个困难是由可变资本的原有形式产生的。比如在上述例子中,C'=410镑不变资本+90镑可变资本+90镑剩余价值。90镑是已知量,因而是不变量,因此把它当作可变量似乎是不合理的。但90镑v或90镑可变资本,在这里实际上只是这个价值所经过的过程的符号。购买劳动力所预付的资本部分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因而同购买来的劳动力的价值一样,是一个不变的价值量。但是,在生产过程本身中,预付的90镑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所代替,死劳动为活劳动所代替,静止量为流动量所代替,不变量为可变量所代替。结果是v的再生产加v的增长额。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来看,这全部进程是转化为劳动力的那个原来不变的价值的自行运动。过程及其结果都要归因于这个价值。因此,如果说90镑可变资本或自行增殖的价值这个说法看来是矛盾的,那末它只是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固有的矛盾。

  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这样做。例如,有人要计算英国棉纺织业的利润,他首先就会扣除付给美国、印度、埃及等国的棉花价格,就是说,使在产品价值中只是再现出来的资本价值=0。

  当然,不仅剩余价值同直接产生它并由它来表示其价值变化的那部分资本的比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因此我们将在第三卷中详细讨论后一比率。要使资本的一部分变成劳动力而增殖,就必须使资本的另一部分变成生产资料。要使可变资本起作用,就必须根据劳动过程的一定的技术性质,按相应的比例来预付不变资本。一定的化学过程固然需要蒸馏器及其他容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分析时把蒸馏器抽去。如果仅仅就价值创造和价值变化本身进行考察,也就是说,进行纯粹的考察,那末生产资料,这些不变资本的物质形态,就只是提供一种物质,使流动的、形成价值的力得以固定在上面。因此,这种物质的性质如何是没有关系的,无论它是棉花还是铁都一样。这种物质的价值如何也是没有关系的。它只须有足够的量,以便能吸收生产过程中要消耗的劳动量。只要有了足够的量,不管它的价值提高或是降低,或者象土地和大海那样没有价值,都不会影响价值创造和价值变化的过程。

  这样,我们先假定不变资本部分等于零。于是,预付资本就从c+v简化为v,产品价值c+v+m就简化为价值产品v+m。假定价值产品=180镑,代表整个生产过程期间流动的劳动,那我们从中扣除90镑可变资本的价值,就可得到90镑剩余价值。90镑(m)这个数字在这里表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比率,显然由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或者用m/v来表示。在上述例子中,它是90/90=100%。我把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这是仿照英国人的“利润率”、“利息率”等等说法。读者在第三卷中会看到,只要知道了剩余价值的各个规律,利润率是容易理解的。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则既不能了解前者,也不能了解后者。】
                                            
                                                                                         ——《资本论》(第一卷)p.237~241
qi509 发表于 2012-11-17 20:18
我说了是一回事。你说说?别不说呀?你给我引用一下?
上面的章节读一下,哪里来的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1:08:42
shaojinlin 发表于 2012-11-17 21:05
马克思的错误不是数学问题,而是他的学术假说都错了。他的价值论就有问题。
马克思的学术假说都错,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西方社会从百姓到经济学家送礼都送《资本论》?
你自己不懂价值理论,还说马克思“他的价值论就有问题”?
你不会吃饭,怪米饭没有爬进你嘴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1:10:2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7 21:05
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
v/m*100%。
产出价值总额就是 c+v+v×(v/m·100%)=G'
你既然摘抄过来了,那么,回答我:“410镑c+90镑v+90镑m。原来的资本C变为C',由500镑变为590镑。二者的差额=m,即90镑剩余价值。”——————中的90磅M是怎么来的?90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你不认识这几个字吗?别跟我这儿“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先回答我:”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相对于什么”剩余“?

你说不认字还是看不懂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