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会计业务处理
一、风险
1、 期末库存价值高估虚增税前净利润,低估则相反。
2、 期末单位成本核算不准确,很可能导致销售价格低于实际成本,长此以往,企业将很难持续经营。
二、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 生产指令:生产指令又称“生产任务通知单”、“生产通知单”,是企业下达制造产品等生产任务的书面文件,用以通知供应部门组织材料发放,生产车间组织产品制造,会计部门组织成本计算。
2、 领发料凭证:领发料凭证是企业为控制材料发出所采用的各种凭证,如材料发出汇总表、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簿等。
3、 产量和工时记录:产量和工时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生产这些产品所耗费工时数量的原始记录。常见的产量和工时记录单有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工作班产量报告、产量通知单、产量明细表、废品通知单等。
4、 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
5、 材料费用分配表
6、 制造费用分配表
7、 成本计算单
8、 存货明细账
三、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 计划和安排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客户订购单或对销售预测和产品需求的分析决定生产授权。
如决定授权生产,即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该部门通常应将发出的所有生产通知单顺序编号加以记录控制。
该部门还需编制一份材料需求报告,列示所需材料、零件及其库存。
2、 发出原材料
仓库部门的责任是根据从生产部门收到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领料单上必须列示所需的材料数量和种类,以及领料部门的名称。领料单可以一料一单,也可多料一单,通常需一式三联。仓库发料后,将其中一联连同材料交给领料部门,一联留在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一联交会计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
3、 生产产品
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便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生产工人,并将所领取的原材料交给生产工人,据以执行生产任务。生产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产品交生产部门查点,然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是将所完成的产品移交下一个部门,作进一步加工。
4、 核算产品成本
为了正确核算并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必须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将生产控制和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对其进行检查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存货的实物流转;
另一方面,会计部门要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成本会计制度可以简单,只是在期末记录存货余额;也可以是完善的标准成本制度,持续的记录所有材料的处理、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形成对成本差异的分析报告。
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应该提供原材料转为在产品,在产品转为产成品,以及按成本中心、分批次生产任务通知单或生产周期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的分配与归集的详细资料。
5、 储存产成品
产成品入库后,须由仓库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签收后,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会计部门。据此,仓库部门确立了本身应承担的责任,并对验收部门的工作进行验证。除此之外,仓库部门还应根据产成品的品质特征分类存放,并填制标签。
6、 发出产成品
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装运产成品须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发运通知单,并据此编制出库单。
出库单一般为一式四联,一联交仓库部门;一联由发运部门留存;一联送交顾客;一联为给顾客开发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