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大怀念一个师大人,不让这个人的思想和教诲被人忘记,应该说得通吧。
如果把秩序的形成一并归结为顶层设计,而仅靠个体独立意志可以改变集体秩序的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在这个命题下,只能通过顶层的意志来改变秩序。虽然30年来,从功利注意的角度,我们见证了顶层的转变;我们在近期却看到了,麻木的等待换来的是顶层改变的停滞。
幸运的是,社会秩序是个人意识的组合,或至少部分地决定于个人的意志。个体的选择集及是社会的选择,在这个命题下,每个人的意志就都能在社会的选择中得到体现。
不幸的是,那些奴性的人们,甚至没有个人意志,毫无意识地继承者上层的意志。正如狗见到主人扔出的球,欢快的摇着尾巴捡回来,以此为优越;主人一竖眉,则摇尾乞怜;乐在其中的将自己的喜怒建立在别人的意志上,却又在颐指气使地欺负弱者中找到丢失的自尊。奴性早就了被奴役,也造就了奴役别人的丑陋思想。羡慕权力,屈服于权力,并在得到权力后疯狂使用。
婆媳关系:当好媳妇三十年,终于熬成了婆婆,看我怎么调理儿媳!
同事关系:装孙子十几年,终于熬成了处长,看我怎么治你!
上下级关系:你是我上级,我斗不过你,你比我有钱,你比我有权,我要在你面前装一辈子孙子。我修身养性,好好调养,我就不信活还活不过你丫的。
毫不夸张的是,这些人真的能在这种无尽的循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乐在其中。
丑陋的中国人,缺少独立精神,缺少爱人的精神,缺失平等待人的人格。
先师鲁迅虽没有毛主席"破四旧"的魄力,但其"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独立,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人,超越了时代,甚至在师大,也是一个宝贵的财产。
师大是个有意思的学校,从鲁迅、刘和珍君,到晓波,莫言,师大从来不缺少独立人格;学术审查宽松而学风严谨,师大也不缺少大师的滋润;其他学院不敢讲,经管学院的自由风气,也被院领导接受,这种宽松的管理,也使经管学院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学者。然而,师大的某些秩序,仍然遗留着前朝的蛮横,固执,行政压制。
我不去怪罪制度,毕竟制度是每个人意志的集合。师大的现状,也是师大每个人意志形成的结果。我相信经管学院的每位老师和同学的个人选择,促成了如此学术自由的优秀氛围的生长。我也相信,一群有着相同其他信念的人,会造就出完全不同的氛围。
怀念鲁迅,敬佩鲁迅。对那些失去人格的,我只想说,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