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中国经济下一站关注消费及中小城市
2012-11-14 14:46
导语: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中国个人消费增长会持续加速,消费将在2020年以前成为中国GDP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因素。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海珊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中国个人消费增长会持续加速,消费将在2020年以前成为中国GDP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因素。到2025年左右,个人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同时,城市格局也将在20年里发生巨大变化,中小城市将是城镇总GDP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消费将成为GDP增长最大驱动力
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11月13日发布名为《中国经济下一站》文章中预测,在今后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由过去长期下滑的趋势转变为增长并逐步加速。相反,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从2008-2011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达到的顶峰持续下滑。贸易对GDP的贡献率也将从2008年的顶峰下滑,尽管出口将仍然作为经济的重要动力,尤其在沿海省份。
“造就这种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劳动力队伍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ZF效率的改进,以致工资水平以及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占比的提高,”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说。
麦肯锡预计5年内,中国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将可能开始回升。家庭收入增长的加速来自三大动力——ZF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有可能提高工资水平;金融市场改革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就业增长,从而产生新增收入;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经济领域可鼓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成本和增加家庭收入。
收入增长提振了消费者信心,预计将成为推动消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到2020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储蓄率预计将从占收入比例的42%分别下降至2020年的36%和2030年的29%,与亚洲其他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模式类似。在2012-2030年期间,中国城市个人消费总量将每年增长9%,全国总体个人消费将每年增长8%,平均家庭消费将增长接近三倍,从2012年城市家庭39,000元人民币和全国平均30,000元人民币增长到2030年的城市家庭112,000元人民币和全国平均92,000元人民币。
中小型城市更具潜力
20年之后,中国城市的格局将与现在截然不同。麦肯锡预测,超大型城市将不再是发展最快的城市。在未来20年间,目前人口少于150万的中小型城市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最大。很多中小型城市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增长潜力巨大,其人口或将增至150-500万。到2030年,中小型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其对城镇总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40%。现有人口在150-500万人之间的城市将贡献城镇总GDP增长的25%,而现有人口已经超过500万的城市贡献率约为35%。
华强森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可能达到11万亿美元,规模相当于德国目前的GDP规模的两倍。中国目前的GDP约为6万亿美元。
“收入提高、储蓄率下降、贫富差距缩小,都有助于提高购买力,也就是有更多人购买更多的产品。中国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机遇。”华强森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