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
今天看到中科院数学所的程老先生以真名实姓所写的一篇惋惜自己的学生转行的博文,让我感触至深。程老师的那位25岁的学生,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获得过院长特别奖和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是曾经宣布不再参评院士的程老的得意弟子,甚至按程老师的话说,“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结果这位学生没有按照程老师的安排出国做博后,而是选择了考会计师,毕业后想去银行,或者去当中学老师(我怀疑这个是学生的托词),已经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地步,让程老师十分不解、甚至欲哭无泪。
科学网上,有许多程老的同行把学生的转行归咎于大环境下名利和物质的诱惑。然而作为同是中科院的一名研究生,我却十分理解程老师那位同学的选择。与我一起申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位科大少年班的同学,导师也是新晋的院士,他自己GRE和托福都考得很好,但是还是和我一样宁可选择没有北京户口薪水又低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愿意再在国内或申请出国走科研的道路。我还曾经在一家国有期货公司实习,与我一起实习的有清华的物理博士、北大的数学博士、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他们也都是本专业科研领域的潜力股——北大博士有过海外联合培养经历,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他也过了FRM二级;清华博士的导师是清华的著名院士,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不愁在学术界的位置,不过他也过了CFA二级;只有我自己不是博士,也没有文章,可是我也敢在简历上说自己是中科院学习成绩Top 1%的学生。前几天我去参加某资产管理公司的笔试,又听说北大博士已经拒掉了一个自己本专业的十分高薪的offer,专心去准备大摩量化研究组的面试了;在看笔试名单时,又赫然发现上面居然还有MIT的博士生,让我十分郁闷为什么人家不好好留在美国或者回国做科研这份很有前途的事业,却非要跑来跟我们抢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我们很多人的转行是不被父母和老师们理解和支持的。我曾经进入一家专业对口的研究单位的终面,但是因为涉密的原因,进去之后就不能再跳到外企或出国,所以我跟父母商量了很久。我的父亲非常生气,说:你为什么进去了还要出来呢?你在这个单位拿的工资已经比我和你妈加起来还多了。你就看到做金融的同学拿的钱多了,但是你跟他们专业一样吗?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不错了,你就是进了外企,又没有北京户口,飘来飘去的,跟无业游民一样,有什么意思么?我看你太浮躁了。。。我的那位少年班的同学的父母也这么说他:为啥不好好做科研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自己端个金饭碗,非要受罪去找工作,有什么意思吗?你要是冲着钱去找工作,那你最后就除了钱什么都没有!。。。
但是我们转行找工作真的就只是为了钱吗?
不是的。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青年人来说,选择一份可以终身奋斗的事业比选择一个暂时的工作岗位更加令我们在乎。那些就算我们中了亿万元的大奖,仍然会选择去做的工作,才是对我们而言最好的、能够当成事业去奋斗终生的工作。此外,一份工作的价值是不能用工资的高低来衡量的;不同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文、理、法、商、工、农、医、兵,只要做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事情,那么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获得我们无差异的尊重。
可是我们现在的科研行业,做的是否全是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呢?1989年美国犹他大学曾经宣称在室温下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此后世界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包括我国若干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都开始了冷聚变的研究,相关论文、实验报告、会议、项目申请,接踵而至;但是随后证明这只是一场闹剧。1986年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日本各大公司都认为AI(人工智能)将大有前途,有望造出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智慧的机器人,改写日本和世界历史,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都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来研究人工智能,但是现在这股热潮也渐渐地冷了下去,高达也只能在日本动漫中让人们怀一怀旧了;此外,再想想21世纪初最为火爆的人类基因图谱计划,我记得那时报纸上声称在完成了全部的人类基因测绘之后,新生儿一出生就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预知他一生可能患上的疾病,但是这几年,还能见到什么报道?如果我们很不幸地成为了参与室温冷聚变、基因组计划这样的项目的研究生,请问等这样的一股风气冷下去之后,我们如果不在大范围或小范围内转行,还能靠什么吃饭?
当然,我国的绝大多数科研做的都是对社会有用的研究。但是也并不是说,你参与的是这样有用的研究,就不用再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发愁了。譬如可控热核聚变技术——它是有望50年后才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突破的技术,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但是即使完成了这样的实验验证,还要考虑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氘和氚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即便在大海中可以找得到核燃料,或许提炼它们的技术又要研究半个世纪——大家都知道中国学生的数量总是远远超过教授和院士的,请问我们参与这项研究的学生,除了个别成为这一行院士、教授、正研究员甚至获得诺贝尔奖的同学,我们其余的70%到80%以上的人,这50年的人生怎么度过?余下几十年的人生怎么度过?我们的孩子的人生怎么度过?
所以说,有一部分科学研究,其实只是我们整个社会花巨资给自己购买的福利彩票。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探索看似毫无用处,但是万一获得突破,就是可以改写人类命运的——这不就是跟买彩票一个道理嘛。当然,我国的大部分研究都不是买彩票,而是有指向性,或者是跟踪性的,往往是外国已经做出来甚至产业化的东西,我们再通过反向工程、或抄或学地给做过来。我觉得这种行为是非常高尚的,因为这个真的很有用,两弹一星也不是原创,但是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说,如果你能够出国,真的学到对我们国家有用的技术,造福我国人民,我绝对打心眼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