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志们分享一位前辈的考博成功的经验吧
谨以此文感谢论坛平台。
我考博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茫然;2、报名;3、准备;4、初试和复试
第一阶段去年7月底决定考博,只知道还想读书,其他的一无所知。走出这段茫然一个方法是找战友、师兄师姐。找自己学校的师兄师姐,可以了解背景相似的人考去了什么学校;找战友,可以有个标杆和参照;当然还可以主动的联系心仪院校的师兄师姐。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多看一些成功的例子会使你比较快的进入轨道。经历这一阶段,大概锁定一些高校,以及考博的大致流程。
第二阶段包括选校,报名,联系导师之类,选校就不多说了,见仁见智。报几个学校是个问题,报太少可能没底,报太多会很累,像我这样依次考岭院、经院和wise,最后考wise的时候就极端疲惫。另外,也要考虑他们专业课的差异,选择专业课范围接近的院校可能更合适。报名一般是网报,递交的材料最好尽早弄好,不要拖着,早点搞定了可以集中尽力复习。
至于联系导师,也见仁见智,不少人觉得是必须的。我的看法是,按导师报名的务必尽早联系,至少问清楚是否有名额。按专业报名并统考等过了初试再说,联系导师肯定有好处,但好处有限,因为导师也不确定你能否过初试。
第三个阶段就是准备,对我来说,中大岭院考宏微观一门,计量一门,北大经院考宏微观加政经共一门,计量一门,wise考人文社科综合一门,宏微观一门,其中wise指定了曼昆和范里安,北大和中大没有指定任何资料,只能找往年真题,然后问前辈们怎么准备的。
当时打听到北大经院宏观看罗默前两章,微观看张元鹏、平新乔、范里安,计量看古扎拉蒂和李子奈,政经看吴树青和刘伟。这里面有个问题,这不是官方指定的,随时有改变的可能,后来确实变化很大,不过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在考场上。中大考前收集到的信息事实上也不尽准确。wise今年第一次换教材,所以只有照指定教材来。综合一下我的实际情况,宏微观有些基础,政经一向头疼,计量又一窍不通。所以决定主要覆盖北大的科目,重点准备政经和计量。北大复习的微观基本覆盖到了中大和wise,考前翻了一眼曼昆,高宏以前上过课,这次基本没看,中大计量一直传说很难,所以看了一点格林,能推的很熟的也就前五章,算掌握的也就前12章,至于wise的人文社科综合觉得无从准备,因为北大英语不计入总分,过线就行,所以我没准备英语。
时间上面我犯了大错,像北大出现试题变化,确实没有渠道去提前预知,但是准备时间太少,仅仅覆盖了往年真题范围,也让自己冒了很大风险,毕竟人家没有指定任何范围和书目。我差不多去年11月看了一段时间的格林,12月在写毕业论文,1月上旬开始全力投入考博,过了2月底就看不进去书了。一二月基本上在看政经,顺便复习计量和微观。正经看书的时间,大概就是3个月,一天14个小时左右,如果多一点时间准备,经院的经济学基础就不会考那么丢人。
第四个阶段,整个3月都忙着到处考试,考题我有发过中大岭院的,北大经院有人发过,厦大题目我没记住多少,当时太累了,只想考完了歇两天。总的来说, wise和中大的宏微观,今年的情况看曼昆和范里安是够了,中大和北大的计量都不难,找本中级教材看看,然后掌握格林前几章就没问题,北大计量有点意思,每道题都有相合性,这个术语,至今只在stock&waston那本中译第二版中看到过。北大的经济学基础我没及格,就不多说了,英语方面,厦大简单,中大难,北大最难。Wise的人文社科综合没有想象中可怕,虽然选择题估计没拿到分,但是写作文这东西,有个不错的逻辑就行,而且题目一般比较正,今年三选一,一道国学,一道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一道社会改革。
等成绩很痛苦,3月25号厦大考完,一直到4月9号三个学校陆续出成绩,都不记得这段时间怎么过的,最先出的是北大,69 49 92,经济学基础没及格,不甘的查分,宏微观没想象糟,但是花最多时间的政治没怎么拿分。第二天厦大出成绩,78 86 96,比想象的高,不过并不乐观,高人不少。中大最后公布成绩,74 84 90, 老实说比想象的低,心里也没底,整个岭院才招8个人,最终整个经济类就要2个,金融4个,管科2个。
然后就是复试了,中大复试是和初试一起的,没什么感觉。北大没资格复试了,wise复试要注意的东西不多,初试比重占得比想象大,要注意的是虽然wise大口径招生,大口径培养,但是复试的时候可能看重报考专业的问题回答,所以除非很有把握,否则还是不要随便跨专业。
最终结果wise5月7号出了拟录取名单,岭院则是5月15号左右,北大经院如果没记错是4月17号复试,应该随即就出了结果,无论怎样,恭喜那些考上的人,天外有天,我很心悦诚服。总的来说wise和岭院没有传说中那么难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不过每年情况都不一样,及时掌握信息很重要。
大致就是这个情况吧,不出状况的话要去厦门了,一个结束总是新的开始,啰嗦了这么多,希望能对那些和我当初一样不知所措的兄弟姐妹们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考研与考博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78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