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就是这么考过来的。三本书啃几遍,手誊写出来的考试要点。绝对干活!
宏观经济学
1、 IS-LM模型
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商品和服务市场均衡时,利率r与产出Y之间关系的曲线。
LM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r与产出Y之间关系的曲线。
2、 总产出函数Y=A·F(K,N)
增长计量方程
单位工人的产出函数表示,资本存量的增长导致单位工人的产出的增长。换句话说,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资本积累需要融资,它和总储蓄是相等的。储蓄率提高必然会导致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单位工人产出的增加。
由于储蓄率的上升会导致更高的单位工人资本配置和更多的产出,这让人感觉政策目标似乎是应当让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尽可能地高。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一旦单位工人的产出在高位达到均衡,那么由于扩张的资本存量,增长效应应将趋于停顿。换句话说,储蓄率的增长不会有长期的增长效应。其次,如果我们以较长的时间跨度来衡量这个模型,我们会发现长期内相对高的储蓄率将会提高单位工人的消费水平,但是起始的储蓄率的增长将会导致消费的下降,这个下降是因为在初始的产出的水平上,消费和投资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社会选择的储蓄率应该考虑到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关系:在某一点之后,降低当前消费的成本会超过提高储蓄率所带来的长期收益。
3、 实际汇率
4、 平价理论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指的是两个不同国家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以同一种货币表示时应该相等。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表示一个国家汇率的变动幅度等于这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的差额。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差额为正,那么汇率的变动值也为正,即本国货币贬值。
有套期保值利率平价CIP:CIP指出,远期交易汇率与即期汇率之比取决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利率比。
回帖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