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371 0
2012-11-22
右脚跷到左脚上,脚尖按顺时针方向划圆,伸出右手食指逆时针方向划圆,你会发现右脚方向变成逆时针;边打电话边炒菜边记录电话号码,很多人弄得一团糟;而遇到一个路人突然滑稽地摔跤,绝大数人忍不住笑出来。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了大脑可爱的秘密

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响应的“代表区”,而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占据着较为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中枢都是由神经细胞群组成。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
躯干感觉区和初级运动区在脑部的投射规则是左右交叉,上下颠倒的。这就是说,控制右脚的运动是在左半球头顶的那块大脑皮层,叫顶叶。这片脑区主管着视觉空间认知、数学能力和运动想象能力控制。而手指的运动,是在靠近左耳上方的位置,叫旁中央小叶。左手与右脚动作的不协调,是知觉加工过程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用左手顺时针转,右脚可以随便选择方向,人都不觉得困难;右手和右脚做顺时针转,或者是逆时针转,这时我们也不觉得困难。而如果把右脚跷到左脚上,脚尖按顺时针方向划圆,然后伸出右手食指,按逆时针方向划圆,然后你会发现右脚的方向已经变成逆时针了。这是大脑信息加工有省略,因为只需要加工一个方向,所以大脑处理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而在不协调的环节,大脑这时有两个信息加工过程,一个是控制右手顺时针,一个是右脚逆时针,这两个任务在同一个脑区内,所以大脑反应不过来,就会导致加工困难。曾有研究者打比喻这种现象是,用奔腾3去跑现在双线程的任务,肯定吃力。


一个人突然失足跌倒能够引起绝大部分人类的发笑,是“发笑框架”与“不协调性”这两个心理层面的因素导致的。所谓的发笑框架,是把生活中一些事情放到一个不是太严肃的情境下并且允许人们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心理反应。这个框架的存在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个人从10楼上摔下来身亡令人吃惊而非发笑。死者的悲剧阻止了非严肃情境的建立。而如果一个人走在街上突然绊了一跤,手舞足蹈地摔到地上,这时发笑框架就会被建立,旁观者就会觉得这件事很好笑。此时人类大脑中不协调性的直觉会占主导,只要摔倒事件建立了一个发笑框架,发笑就不可避免。
上世纪90年代初,镜像神经的发现为理解幽默中的不协调性开辟了新的途径。当我们要摔倒的时候,会东摇西摆试图维持身体平衡。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控制着这些动作。但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人绊倒的时候,我们自己的部分神经元也开始活跃起来,仿佛我们就是那个跌跌撞撞的人——这些镜像神经将那个被绊倒的人脑中的活动形态复制到我们的大脑中。旁观者的大脑被挠了一下痒痒,在他的潜意识中会受到一种刺激,从而加强对不协调性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