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09 2
2012-11-23
谷歌们都是怎么来“买”未来?

2012-11-22 07:25:00 来源: 虎嗅网 (北京)

网易 > 财经频道 > 商业 > http://money.163.com/12/1122/07/8GT95MER00253B0H.html


在《6大互联网巨头的投资棋盘》 中,虎嗅曾将腾讯、阿里巴巴、新浪、360、百度盛大等六大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布局盘点。相比之下国际巨头们的玩法又有哪些不同?今天虎嗅推出“6大”的姊妹篇,将谷歌微软、英特尔、诺基亚等四家国际IT巨头的投资履历与路数梳理一番。

在这里面,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s)是最年轻的,成立于2009年,其他几家的投资史均较长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多少有些不一样。因此我们很难简单为每家贴个标签,但仍可以找到每个公司一些独有的气质:如谷歌漫无边际拥抱未来、如微软自以为老大的傲慢、如诺基亚恪守本份却缺乏想象……它们的投资路数甚至折射出这些公司在这些年中的跌宕因果。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下,这“四大”各自的投资范儿:

Google ventures:随性化的“四不像”

投资代表案例:

-游戏公司Ngmoco,后被日本游戏开发巨头DeNA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思飞信(Silver Spring Networks)
-拼车服务商Sidecar。该公司计划利用100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扩张业务
-Cozy Services获得了15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已开始测试其租赁管理软件
-UberSense的服务帮助教练远程指导运动员,该公司在首轮融资中获得了110万美元。
-礼品卡管理公司Gyft在首轮融资中获得了125万美元投资。
-医疗健康行业分析服务公司Predilytics在首轮融资中获得了600万美元
-下一代家用恒温器制造商Nest Labs
-为癌症研究提供基因分析的Foundation Medicine
-汽车共用服务公司Relay Rides
-房屋租赁在线服务网站HomeAway已成功上市,融资2.16亿美元

谷歌的风险投资布局通常由内部独立运营的Google ventures团队进行操作。Google Ventures(谷歌风投)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与谷歌相对独立的子公司。它最初获得了来自谷歌的1亿美元资金,成立三年以来,谷歌风投已向130多家公司投资了3亿美元。在其官网上,谷歌风投表示未来5年将再投出10亿美元。

为什么我们说谷歌风投是随性的“四不像”呢?

定位:Google venture是PE是VC也是孵化器。谷歌风投的定位是什么我们很难厘清,从25万美元的天使到数千万美元的并购无所不能,在今年2月谷歌风投更是计划增加“创业大学”(Start-Up University)辅导项目。

在投资范围上,尽管谷歌风投官方对外宣称,其投资标的多是符合Google广泛利益的公司,如软件渠道兼广告网络OpenCandy,和分析网络影音辅助英语学习的 English Central。但管理合伙人马里斯(Bill Maris)则表示,Google Venture其实没有至高的目标或指导哲学。

在上述列举的投资名单中也可以看出,所谓的“Google广泛利益”着实保罗万象,获投企业包含生命科学、车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和大型数据处理、医药、清洁电力、优惠劵公司等等。

数量及资金分配上,谷歌风投每年都会对40家左右刚刚创业的公司进行投资,对每一家公司的投资额都不超过25万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的项目大概只有15个,谷歌风投计划以后每年进行1、2个投资额在20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
在并购规模上,谷歌实行一事一议的风格,一种叫做常规收购,通常针对具体产品进行的小规模收购;而另一种则收购规模较大,可能是前者的3倍,且收购诱因则主要放在了“拼未来”的角度,这类获投公司的技术通常有着前所未有的创新性。

Google Ventures所资助的创业公司,获得的可不仅仅是资金这么简单,这些公司还可以在谷歌总部面积约2千平米的地方办公,里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既有休闲娱乐用的乒乓球桌,也有到处是小吃的厨房。作为交换,创业公司每个月必须向“烧烤基金”捐款5美元。除此之外,谷歌还向创业公司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例如,生物科技公司Adimab如今正使用谷歌服务器的剩余存储空间,英语培训网站EnglishCentral曾在谷歌日本分公司员工的帮助下,测试针对日语初学者的课程和发音。当移动游戏公司Scvngr希望与机场建立合作时,谷歌向其提供了机场首席信息官的联系人名单——这似乎有和孵化器有相似了。

前段时间,硅谷孵化器Y Combinator的保罗·格雷厄姆炮轰谷歌风投,说Google Ventures一直有系统地对刚刚从Y Combinator孵化的创业公司进行种子轮投资,但条件却远比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苛刻,甚至劝创业者别拿谷歌风投的钱。 当然谷歌风投方面否认了保罗的指责。联想到国内的创新工场经常也会遭到外界称其占大股、占创业者便宜的指责(当然创新工场也予以反驳),这充分说明早期初创公司的公司价值估算上其实存在相当弹性。

总结:

说是与母公司战略相关,但获投公司则千奇百怪;说是投资部门,却又逐渐像巨型孵化器的方向走去——Google venture在公司风投里着实“非主流”——当然这种非主流本就是由谷歌自身企业文化传递而来的,每年近百个投资案例也追随了谷歌行动向来“快”的秘诀。对于谷歌风投的最终归宿,也许就像其管理合伙人说的那样:“我们没有投资压力,也没有回报压力。”
至于谷歌风投未来的投资走向,其合伙人马里斯表示,智能手机、科技与医疗的结合以及基因技术将成为创投领域的投资重点。


微软:为守基业从抠门到放纵

代表案例

今年5月,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作者马特·罗瑟夫(Matt Rosoff)曾对微软历处的投资案例有过梳理与点评,如下:
-投资2.21亿美元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组建MSNBC,但实践证明内容并不为王
-WebTV是微软试图征服用户起居室众多失败尝试之一
-对RealNetworks投资3000万美元,但未能阻止两家公司成为敌人
-3.85亿美元投资创办顾问公司Avanade是明智的做法
-2.5亿美元对WebMD进行投资。但网络股泡沫的破灭让WebMD的股价一落千丈
-对百思买注资2亿美元,但在两年后退出
-对康卡斯特投资10亿美元,希望推动宽带革新迅速到来
-对AT&T投资50亿美元
-对苹果投资1.5亿美元遇苹果逆袭
-2.4亿美元投资Facebook
此外,微软还在——
--2007年63亿美元巨资收购互联网广告公司aQuantive
-2011年,85亿美元收购Skype
-2012年5月,向美国最大图书零售商巴诺(Barnes & Noble)旗下Nook和大学教科书业务部门投资3亿美元。
-2012年6月,收购企业社交网络Yammer,直接支付12亿美元现金。
总结:

可能是出于不屑,微软这个曾经的IT业霸主自身并没有风投基金去投资未来(难道它认为自己统治的Windows与PC世界就是科技产业的尽头了吗?)。从微软的历史投资记录中可以看出,微软玩的就是战略级投资,要么全资收购,要么就是深层结盟,但凡出手必要上亿,所以投资均是基于自身业务的紧密延展,实用性非常强。其中包括1997年8月,微软之所以对苹果投资1.5亿美元,亦与创新无关,1.5亿美元的另一头是:苹果必须装载IE浏览器,以及苹果起诉微软专利侵权和解。

尽管手笔不小,但微软对于投资其实曾经非常“吝啬”。2011年,当微软花85亿美金重金收购Skype时,曾任微软高级副总裁的李开复曾在微博上说:“微软以前收购特别抠门。我曾提议收购Nuance,但微软只愿出一亿美金(现在值60亿)。我曾提议收购Google,但微软嫌20亿太贵(现在值1700亿)。后来又错失Overture、Youtube、DoubleClick。多次被抢走好公司后,微软决定狠狠出价:450亿收购雅虎、60亿收购Aquantive、还有现在的85亿收购Skype。”

非常明显,这几年微软试图用金钱换时间,弥补它在布局未来方面的“远见”不足。尽管如此,但它改悔的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否则也不必在如今苹果、谷歌的步步紧逼之下,不惜成本推广Win8和切入移动,相信微软为了“补牢”在未来无疑还将用更大的成本来并购一些移动互联网公司。

英特尔资本:从协同性到专业风投

代表案例:

-2010年7月,投资美国云计算游戏公司Gaikai。
-2011年3月,投资全球增强实景境(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领导者Total Immersion。
-2011年10月,投资游戏聊天客户端Xfire。
-2012年3月 ,投资眼球追踪公司Tobii。
-2011年8月,Intel Capital宣布将设立规模达3亿美元的Ultrabook基金,支持开发与Ultrabook相关的技术的创业公司。
国内:
-云联,B轮领投千万美元
-花生共和,A轮领投百万美元
-Outblaze Ventures,不详
-马可波罗网,1000万美元
-佳品网,奢侈品电子商务,D轮领投2400万美元
-佳视互动,4700万元

英特尔资本是英特尔公司旗下的全球投资机构,从事全球范围內的VC和PE投资。从其介绍中可以看出,该基金的目的是为英特尔整体战略提供了解产业的“耳目”和未来战略支持,在保证公司整体战略的基础上才像一般独立的VC一样追求财务回报。
随着公司盈利和资本资金的逐渐充足,从起初只涉及电脑和芯片相关技术领域的英特尔资本,如今投资范围已相当广泛,投资的公司主要从事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开发,服务于企业、家庭、移动化、健康、消费电子网络、半导体制造和清洁技术等众多行业。

英特尔资本对于投资的理解可以通过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许盛渊所列举两个案例来表达:
其一,在2010年东方网力的投资中,可以看到这是典型的传统英特尔投资的生态模式:东方动力在业务上
和英特尔软件部门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英特尔内部业务部门推荐,很自然地产生了投资意向并取得了结果,东方网力公司所从事的视频监控和英特尔的嵌入式软件正好契合。一个是前端的嵌入式软件,一个是后端的服务器应用,都是英特尔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业务。从这个角度说,投资东方网力,也具有帮助英特尔公司业务增长的长期价值。

其二:投资好乐买和凤凰网,这类业务上其实与英特尔没有直接联系,但和英特尔在开发和培育未来市场有着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被纳入了英特尔整体生态系统开发战略。英特尔在布局中,在CPU产品之外搭建看得见的平台,将更好的计算技术解决方案推广给消费者,未来电子产业和网络的发展离不开内容和使用模式。英特尔投资过的凤凰新媒体是为互联网提供内容的。与此类似,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凤凰新媒体和好乐买属于同一个性质。

同时在投后管理上,英特尔也有着自己道道:一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在软件、半导体开发方面,专门提供人员来服务这些公司。另一反面则是对知识产权库的共享,凡是被英特尔投资的公司,都可以免费或者是很低的价格拿到英特尔的知识产权。而且产权属于被投资的公司,并不会被英特尔收回。

总结:

尽管英特尔投资仍会从英特尔业务部门那里接受投资线索、实现战略协同,但可以说,英特尔投资已经转型为专业的风投机构,而非母公司阴影下的傀儡棋子。

相比坐拥450亿现金,却“屈身”25万美元播种四方的谷歌,英特尔投资体现出传统IT大公司“不追小兔”的风格,动辄都是千万美金的投资。从1991年到2011年期间,英特尔资本共向1185家科技创业公司投资,投资总额达104亿美元。在这些投资对象中,已有480家公司完成了创业初期阶段,其中194家公司进行了IPO。

自有基金中基金BlueRun主要涉猎移动通信、IT和消费产品与服务领域的初创企业,其中PPLive、移动信息平台掌中无限均是其注资对象,而另一只自有基金诺基亚成长伙伴则明确的注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方向,如优视科技、空中网、亿动广告是典型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23 08:26:17
大哥, 好象没完, 意尤未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04:05:42
xulin2012 发表于 2012-11-23 08:26
大哥, 好象没完, 意尤未尽.
wh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