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豆瓣书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5516/
成长环境如何创造?
我们认为这种要在儿童周围创造某种思想上无菌的环境的企图,只会使孩子的心灵畸形发展。【一方面要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但是另一方面要教孩子如何面对无法给完全净化的环境。】
心灵的双重化?
我们告诫教育工作者:要切忌用某些虚假高尚目的掩盖起来的虚伪造作、心灵的“双重化”、两种真理(一种用于日常生活,另一种用于会议发言)的同时奉行欺蒙哄骗、冷漠寡情等卑劣品行。
对讨论的看法?
激烈的讨论,正是对知识的重新认识,是知识向信念过渡、转化的过程。
知识的最重要来源?
我们一旦忘了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周围世界、大自然,便会逼着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迟钝起来。
培养兴趣?
教师善于把洞察自然奥秘的引人入胜的前景揭示给学生的那种能力,善于激起学生对科学、对知识的惊异之感的那种能力,也就是点燃学生心灵之火的一颗火花,没有这颗火花,就不可能设想有真正的智力生活。
相信孩子?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如果他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认为他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生感到苦恼。
榜样和理想的力量?
没有足以使儿童、少年和青年感动、钦佩、赞美、受鼓舞的榜样和理想,就不能想像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受榜样的鼓舞、对榜样的钦佩,可以使人奋发向上,唤起对自身的思考,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学生便会开始自觉地考验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力量,犹如在检验自己。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第二,一个好教师应精通它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此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教学大纲的规定多许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来说只是学科的基础知识。
第三,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懂得而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
第四,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
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
如何平衡普通教育和职业化的关系?
要把普通教育同职业化结合在一起的意图是有害的,它会导致普通教育水平的降低和在掌握专业上的不求甚解的态度。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年轻心灵厌恶有意的造作。——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
学生一试身手?
学生为许多美好的精神品质所感动,他心里企望自己也能在某一无上崇高的场合一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