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报道:近日,清华博士生萧杨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其导师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表达惋惜与困惑。数日后,萧杨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封长信回复老师,“我已经厌恶科研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不过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真正令博士转行带有公共议题意味的,是当事人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长信回复老师,其中说到“我已经厌恶科研”。这让那些从小立志当科学家的梦幻,那些科研与大国崛起之间的宏大关联……顷刻间因为“厌恶科研”而破碎。老教授看重天赋、年轻人看重兴趣,科研或者人生,各有各的道理。尊重清华博士“厌恶科研”的权利,也许我们会失去一个天才,却见证了一份遵从本心的幸福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要紧的呢?
我完全赞同年轻人的兴趣导向,只是不知道一个厌恶科研的中学老师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对科研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