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2-11-26 13:19 
使用价值的改善是因为劳动的追加,
-------
错!在储藏葡萄酒的场合下,葡萄酒风味和品质的改善 ...
葡萄酒的某些成分导致的化学变化被某些人认为是口味改善,但不普及到所有人。
一种使用价值,必然是对全部人都有效的价值。
不能适用(或者普及)到所有人的性质不属于经济学讨论范围,尽管经济学不排除例外。
在这里,葡萄酒的陈化导致的口味改善,我不想否定,因为我不觉得,或者我的某些朋友不觉得口味有改善不能等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不觉得口味有改善,但统计资料缺乏这种证据证明葡萄酒陈化后口感更好是属于全人类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同意。
相反的例子是前面曾经举例的洗衣机:洗衣机具有洗衣的功能是普适的使用价值。哪怕最顽固地坚持了所谓用木锤敲打衣服洗衣更干净的中国,在引进洗衣机后也普遍承认洗衣机的使用价值。目前洗衣机在中国的普及率仍然是逐年上升的。
相反地,葡萄酒陈化后口感更好,恐怕只是局限于极少数人的口感,比如抽烟的人可能会觉得葡萄酒陈化后口感更好,我也不厌恶葡萄酒,但丝毫不觉得陈化的葡萄酒口感好,反而觉得陈酒易醉。
一种产品,其使用价值的改善一定是劳动的作用。自然性质的变化对人的使用价值的改善也会有,但必定是作为劳动的结果后使用价值才会改善。
这里不排斥经过劳动后,使用价值反而更糟糕的案例。比如肯德基的速成鸡我是不喜欢的。三鹿奶粉喝死宝宝的案例恐怕也属于劳动的结果,这不能说是使用价值必然改善了。所以这里说使用价值有改善必然是劳动的结果,但使用价值恶化则可能是劳动的结果。无论这两句如何表述,使用价值的变化一定与劳动有关。这里是关于使用价值的定量。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能说出现使用价值就一定是劳动的结果,但出现交换价值则一定是劳动的结果,而交换价值的变化,则不一定是劳动的结果。
如果我们列表,则可以简化为:
劳动可以影响使用价值的量但不必然影响使用价值的属性
劳动可以影响交换价值的属性但不必然影响交换价值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