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602 1
2012-11-26

‘中国高储蓄率’能带稳定社会

据报道。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看过这则报道的人,第一反应估计就是人民有钱了。但是看看自己的腰包,却没鼓多少。感觉是被储蓄的。不管我富不富,反正其他人都富了。

     

   下面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储蓄率会逐年上升。

       第一:富人的钱越来越多,带动了穷人的储蓄率。据胡润富豪榜的统计,创榜以来以500万为门槛,而到2012年已经达到了18亿,2011年甚至达到了20亿。富豪的人数也翻了近100倍。这么庞大的富豪群,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钱就会放在银行,这样储蓄率就会逐年上升。

第二:物价涨了,特别是房价高得离谱,国家宏观调控遏制房价的增长。1月份全国土地市场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21月全国(129个城市)土地成交量仅为921块,下滑至20104月限购政策实行以来的最低点,环比下降50%,同比下降52%;土地供应量为1462块,环比下降40%,同比下降了27%很多人都持币观望,还有很多人钱任然不够。这一部分的钱也用来储蓄了。

第三:儿女结婚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早在2007年,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城镇,结婚平均花费56万元。与20世纪70年代不过500元的开销相比,暴增上千倍!如今结婚成本攀升的速度更是堪比刘翔。中国传统观念的因数,导致结婚的花费往往超过其实际能负担的费用。父母为了给儿女办场体面的婚礼,不得不存钱。

第四:养老用。国家养老金需要从60岁开始发,2012925日,社保理事长戴相龙确认养老金存缺口,将来可能要交3563岁退休。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而且地域差距也非常明显,目前最高的就是北京。按月领取数=上年度本地区社会月平均工资×20%+ 个人账户总额/120
120
按的是10年,每年12个月计算出来的。这样算,一个平均工资4000元的地区,企业职工交了15年养老金后,每月领取的金额为:1000元。而你在15年前到现在每个月缴纳的保险金为320元。(假定平均工资不变。)就1000元的额度,到现在来生活都刚好只够解决温饱。所以必须储蓄。

第五:医疗用。国家医疗保险逐渐完善,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果是突发疾病,需要很多钱的话,保险一时间是没有用的,需要自己先垫着。万一拿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

第六:自古形成的习惯。

以上这几点原因都是导致储蓄高的主要原因。那么储蓄高到底对我国经济有利还是有弊?这要分开来看。我个人认为利弊共存,并且利大于弊。

储蓄率高会导致国内消费增长缓慢,甚至衰退。消费上不去,自然无法拉动经济的增长。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终会导致破产。在凯恩斯的《通论》里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高储蓄率会导致经济疲软,企业入不敷出,职工大量失业导致社会动荡。我国前几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以出口导向性为主,而受全球经融危机影响,出口企业已经慢慢支撑不下去,重心无法转向国内。导致大量倒闭。国家也在寻求经济转型,以粗放型的手工制造业转向高科技创新型的产业。但是我们都知道,再高科技的产物,也得需要资本的运作才能投放到市场形成产品。是产品就得需要消费者的购买才能长期生产。如果人们把钱都存起来,高科技的前景就非常渺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量的储蓄会导致银行放贷的门槛降低,一些投机者乘机贷款炒作市场。中国的高房价和高物价就是这样造成的。详细原因不解释,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一二。既然储蓄有这么多的弊端,那么我为什么还会说储蓄有利国利民只用处呢?我这不是卖国?

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中国人的储蓄习惯形成于几千年前了,我们的祖先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既然有这一传统习惯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以农业导向型的经济为主,中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但是农业唯一的缺点就是得听天由命,广大聪明的人们群众,平时把吃不完的粮食,蔬菜等储存起来。等到大灾大难的时候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现在的中国,已经和世界连为一体。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地球上的风吹草动都能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近两年,由于全球经融危机和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国的GDP增速降了近2个百分点。大量出口企业倒闭,国内基础建设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很多在建的和未开工的项目处于半停工甚至停工状态。大量农民工失业,企业职工失业,大学生就业难,贫富差距加大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转型。中国已经名副其实的走向了“中等收入陷阱”。这问题放在国外就会非常严重,甚至会使国家破产,执政党下台。那么在中国为什么就不发生这些问题呢?那就可以归结于储蓄,农民工的土地被国家征用,企业职工的工资没了,未就业的学生依然啃老。但是他们仍然能解决温饱。这些都是储蓄带来的好处,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储蓄撑一段时间,等到国家经济好转,企业有了动力,他们就会回到各自的岗位继续为国家奋斗。从而不会导致社会动乱。大量的储蓄,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谈也一样,国家有了巨大的资金,可以针对性的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帮助,让他们做大做强。同时高储蓄率也可以抵御国外热钱对人民币的做空。美国实行QE3政策几个月以来,大量热钱外逃,流向亚洲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国和中国香港成为主要对象。据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123日上午消息 中国货币网公布数据显示,今日9:5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次触及涨停价位6.2277,本月至今只有16日和21日没有触及涨停价位。

中国的社会福利低,如果没有储蓄,人民无法抵御外来甚至内在因素带来的冲击。我国经济高速腾飞30年,人民的高储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固的基石。让我们的领导人们少了一份后顾之忧,一心只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睿智的重大觉得。如今全球经融危机仍未褪去,而国家经济又处于转型之际。维持高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这无非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习惯。某些经济学大家们,千万不要打储蓄的注意,这可是定时炸弹,一动就爆~!!!

  总之,高储蓄率的利大于弊。(本人拙见,如有高建,欢迎提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25 16:22:22
又发现一个国内与国外的区别,就拿美国为例,美国生产的产品出口是因为国内的市场已经抢占完毕公司要想发展就要开拓国外市场,国内的发展gdp 的提高确要依靠出口的增长,自己家 的市场都没做好怎么去抢别人家的市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