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发展”是指50年代末出现的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新观点”的货币供给理论。这一理论最初在英国的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后来又被格雷和萧在两人合著的《货币金融理论》—书中倡导,最后经美国耶鲁大学托宾教授发展和完善而形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它集中反映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供应理论。这种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
第—,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他们认为把货币看作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的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二,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他们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一样,都具有创造货币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所以,必须对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实行全面管理。
第三,运用资产选择理论和避免风险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决策行为。他们认为,除现金外,银行持有的各种资产,既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又承担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银行在其持有的每项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经过风险调整后仍然相同的情况下,才能使利润达到最优化。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上述决策行为决定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和方向,而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和方向对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影响。
第四、宏观金融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应该改变。他们提出把信用规模作为控制的重点;把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比率作为控制的目标;把控制银行信贷、消费信贷和股票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