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38446 538
2012-11-30

11111.jpg

本下载包含10本材料,这里仅对其中四本进行介绍!

欢迎补充,优秀的补充资料酌情重奖!争取我们一起把本贴建成互联网博士论文写作最全贴。


第一本:《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毕恒达

附读书笔记
  本书主旨:教你如何写论文
  
  【1】抢在老师之前读最新的文献
  【2】应了解 既然主观限制自己的主观性,应了解什么感动自己,什么没有
  Boesch(1991)曾指出,一个严肃的异文化体验主义必然牵涉一个自我分析的过程。正如接触女性主义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过去是用一套男性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而学习同志理论后,才发现自己充满异性恋的意识形态。所以,讨论同志空间,照见的是原来我们的空间如此的异性恋!
  
  【3】use 文献,不是show文献,文献回顾要能看出来是你写出来的,有你自己的特点
  论文少用主观情绪用语,尽量使其客观
  
  文献回顾:Flowerderw(1997)5C原则
  
  comprehensive广泛而全面
  concise精简
  coherent一致
  coumulative累积
  critical批判
  
  【查资料时,记下页码数、出处、出版年,尤其是ISBN】
  曾经有学长忘记这件事,为了找一段引文,翻遍大半个图书馆,几乎疯掉,是很惨痛的别人的教训
  
  出版年指书的版权年
  
  每本书只有一个ISBN,因此找一本书,记下来他的ISBN最方便
  ISBN国际标准书码
  ISSN国际标准刊码
  
  【搜索方法】
  找网页内容,可用Google
  找网站名称,可用番薯藤http://www.yam.com
        Yahoo
        Google的好手气——直接进入查询结果中排名第一的网页
  找英文资料用,http://www.altavista.com
  找论文用:http://scholar.google.com
  Google从04年起开展美国顶尖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做把纸书变成电子书项目
  
  【资源】
  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catalog.loc.gov
  英国国家图书馆:http://catalogue.bl.uk
  美国的Barnes&Noble网路书店:http://www.barnesandnoble.com
  亚马逊网路书店:http://www.amazon.com
  英国的TSO Oline Bookshop: http://www.tso.com.uk/bookshop/bookstore.asp
  (他的资料库有五十万本书籍,每年增加25000本,可查书评book review)
  www.bookfinder.com
  www.labyrinthbooks.com
  www.standbooks.com
  (书店介绍很动人,我很懒就没有摘抄了,可去网上查,看不到可以使用翻墙软件)
  
  另外,有趣的自动产生学术论文的程序:http://pdos.csail.mit.edu/scigen
  
  【别的读者的笔记】
  资源:
  http://lib.scnu.edu.cn/dzzy2/home_zy_search.asp?get_lx=文献类型&get_word=电子期刊(校园网用户才能免费使用),中文期刊一般用中国期刊网和人大复印资料;外文一般用JSTOR,ARL和Science Direct.除了以上的大型数据库,还有很多网络资源:http://www.wikipedia.org/http://scholar.google.cn/schhp?hl=zh-CN
  
  注意事项:use 文献,不是show文献。最好是用自己的文字说明论文的主旨和观点,结合自身的研究定位而进行回顾,忌讳把参考文献进行简单的罗列堆砌。
  
  结构方式:相同观点合相互竞争观点分别讨论;理论发展历程;按主题分类;按理论、经验和方法分为三不分;按比较一般到特定的理论加以组织。
  
  方法:方法本身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先性,只有知道研究发问后,才能比较不同方法的适切程度。研究过程中,不停记笔记,think of paper.
  
  结论:文字表达要理性和客观,忌讳情绪化字眼。所有的结论都需要证据作为支撑,而很多结论像摘要并没有建立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







免费但是回复可见,至500楼后再解开。已经500楼了。大家请收藏或者下载吧。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互联网资源汇总2.rar
大小:(31.14 M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实证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保林.rar
  • 江财 伍世安 博士论文写作的“两点一框”.ppt
  • 论文写作12讲-本科、硕士和博士论文通解.pdf
  • 帕尔格雷夫研究技巧系列•博士论文写作技巧.pdf
  • 清华大学硕士博士论文写作讲座.ppt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互联网资源汇总1.rar
大小:(33.71 M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台湾)毕恒达《论文写作枕边书》.rar
  • [怎样当一名研究生(第二版)].叶志明.文字版.pdf
  • [怎样做研究].(英)布拉克斯特.扫描版.pdf
  • 百优博士论文获得者的论文写作经验.pp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30 16:03:24
第二本 《怎样当一名研究生》
叶志明博士、教授、工程力学和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副校长、研究生工作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机械强度》、《力学与实践》编委、《App L Math.&Mech.》常务编委、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级、上海市教育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教学与科研奖项及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怎样当一名研究生……………………………钱伟长(1)
研究生如何学习和写论文……………………钱伟长(9)
谈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与学…………………钱伟长(28)
关于研究生的“学”与“问”……………………钱伟长(43)
研究生怎样做调查研究………………………钱伟长(49)
钱伟长校长与研究生谈创新…………………………(55)
与研究生谈谈学习和成长中的若干问题……叶志明(58)
如何阅读学术论文、聆听学术报告…………叶志明(74)
如何做研究……………………………………叶志明(80)
继承、开拓、创新,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关于研究生会工作对叶志明副校长的一次访谈………………(89)
关于“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网上讨论(摘选)………叶志明(100)
关于“热线”网上若干问题讨论(摘选)………叶志明(130)
参考文献………………………………………………(2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08:36
第三本:《怎样做研究(第2版)》作者:(英)布拉克斯特
对第一版的评论:
  一个非常有益的资源。——《培育时代研究》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读过不少告诉读者“如何研究”的书,并且怀疑起来……本书向这种怀疑论发出了挑战,必将受到热烈的欢迎。
  ——《研究政策与计划》
  本书是任何一位即将开始处女研究项目的学生绝佳的选择。
  ——《美国教育技能杂志》
  《怎样做研究》第二版总结了社会科学领域和教育、工商、卫生、社会管理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的实践和经验。其读者对象主要定位于学院或工作中从事小规模研究的人们,特别是那些经验不多的研究者。本书以原创、易读、少有行话的风格写作,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的表述形式来帮助研究者。第二版对更新了的参考书目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选择恰当方法、上网研究和网络搜索等新内容,并提供了:
  ◎从许多领域收集的一系列案例;
  ◎范围广泛的、附有简要说明的参考书目,供进一步阅读用;
  ◎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实用的提示和建议。
  本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提供核心课本,对于那些在工作场所开展研究的人们也是珍贵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很好的文科研究指南,以生动简明的事例、活泼明快的叙述总结了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开展小规模研究的技术、方法、经验和诀窍,从研究的性质、独创性定义、如何设计和开始研究,到方法论思考和选择、研究性阅读、时间和项目管理,再到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网络在线研究和搜索、论文写作和结项,进行了全面、深刻而实用的阐述。书中大量简要总结的方框、练习、提示和各章节相互参照,丰富的各类事例和参考文献,更为其内容增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和社会各界研究人员,都可通过阅读本书而获得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目录
练习目录/1
方框目录/4
致谢/9
第一章关于研究的思考/1
导言/1
什么是研究?/2
为什么研究?/10
什么是独创性?/14
真理、权力与价值/16
如何使用本书?/19
本版有何不同?/2l
小结/21
进一步的读物/21
第二章开始/23
导言/23
选择一个题目/24
想不出题目时该怎么办?/33
集中/38
寻找并选择你的导师/47
个人和团队研究/50
坚持写研究日志/54
小结/56
进一步的读物/57
第三章对方法的思考/60
导言/60
日常研究技能/61
哪种方法最好?/65
类别、方式和技能/70
行动研究/76
案例研究/80
实验/84
调查/87
哪种方法合适?/90
决定方法/97
小结/98
进一步的读物/99
第四章研究性阅读/113
导言/113
为什么阅读?/113
处理研究文献/115
基本阅读策略/116
使用图书馆/121
使用因特网/124
足够好的阅读/129
阅读内容与方法并重/136
记录你的阅读/139
文献评论/140
阅读中的问题/144
小结/149
进一步的读物/149
第五章管理你的研究项目/151
导言/151
时间管理/151
项目安排/155
试验/157
与关键人物和机构打交道/159
责任分担/165
使用文字处理器和计算机/168
当事情未能按计划进行时不要慌乱/172
小结/175
进一步的读物/175
第六章收集资料/178
导言/178
路径与伦理问题/179
抽样与选择/188
将一些技术应用于资料收集/192
文献记录/194
访谈/200
观察/206
问卷/209
记录你的进展/214
资料收集中的曲折起伏/217
小结/220
进一步的读物/220
第七章资料分析/225
导言/225
资料的状况/226
资料的性质/228
管理你的资料/235
计算机分析/236
分析过程/239
文献分析/242
访谈分析/245
观察分析/247
问卷分析/250
解释/254
小结/258
进一步的读物/259
第八章拟稿/265
导言/265
拟稿和改稿/266
如何论证/272
如何批评/277
我为谁写作?/279
语法、标点和拼写/286
使用表格、图表或其他说明形式/287
惊慌/288
小结/291
进一步的读物/291
第九章结束/295
导言/295
计划结束?/295
倒数第二稿和最后一稿/297
添加的附录/300
评估过程/304
我现在做什么?/3ll
小结/314
进一步的读物/314
参考文献/324
索引/336

书摘
收集中的曲折起伏
  收集资料的过程也许是你研究项目中漫长而艰苦的部分。你可能特别喜欢这个过程,也可能对它非常反感。然而,不论喜欢还是讨厌,你都会在此过程中经历一些曲折起伏。可能有些天你过得很愉快,陶醉于你的某些有趣发现,或者因为某个人的意见醍醐灌顶,而使整个项目原则面目一新,令你兴奋。但也有一些日子,你几乎无法迫使自己去干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你只是敷衍塞责,或者开始怀疑这一切究竟要走到哪里去。事情总会出错,你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
  本节确定了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遇到的“低迷”——孤独与沉迷,并提示你如何克服它们。然后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想法,让你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最后讨论的是在什么时候结束资料收集。
  孤独
  所有研究者,即使是那些参与团队研究的人,都要学习如何面对一个人工作的情形。有些人把独自工作当做乐趣,但其他人则可能把它看做压力。无论如何,这总归是工作的基本部分,因为毕竟是你最终决定自己工作的意义。即使你从事的项目是你所喜欢的,或者与你可以和睦相处的人一起工作,这种孤独也会影响到你。
  因此,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它尤其普遍。艾伦·西利托(Man Sillitoe)写了一本书,名叫《长跑选手的孤独》(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但与孤独的研究人员的感受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当他们从事漫长的研究工作的时候。
  你如果从事野外工作,那就会感到一种特殊形式的与世隔绝,在这些情况下,你一般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局内人是指被你所研究的个人、群体或机构所接纳。不论你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了,你将仍然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变成该群体的一员,但你还要同时像一个外在的观察者一样行动,并分析该群体的活动。陌生人和同事,局内人和局外人,这种双重角色可能难以从心理上把握和维持。  你如果没有同情者来与你讨论研究的进展和问题,那你的孤独感将会放大。如果你的导师、经理或同事不能提供什么帮助,或者你从事的是晦涩的、敏感的或挑战性的研究工作,那情况就更是如此。这就是你在开始研究之后就需要花些时间来培养支持网络的理由。
  你也许愿意回头看看第五章有关“责任分担”那一节。
  战胜孤独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划定你的研究时间,使之占用你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和空间,但不能太多,以确保你还有机会坚持并参与你感兴趣的其他事情。
  沉迷
  沉迷这一问题也许与孤独感紧密相连,特别是当你单独进行某项研究的时候。研究也许是既有高度刺激性、又很费力的经验。不论你是全职还是兼职进行研究,它可能会占用你的整个生活,所以要当心!它可能会占去你所有的空闲时间。你也许不愿意谈论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你可能迫不及待地钻进图书馆,或者等待下一次访谈、观察或试验。研究还会进入你的梦境!
  然而,这很可能给你带来一些问题,即与你的家庭、朋友、同事,甚至与那些最热情可靠地支持你研究的人的关系上的问题。它还可能对你的研究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比如你失去对研究更为广泛的背景的了解。“变成土著人”这个短语就被用来描述那些过分沉迷于研究中的人。它出自人类学背景,但也有着广泛的含义。那些变得像土著一样的研究人员如此沉浸于他们的研究主题,以至于他们无法把兴趣从研究中转移开来。他们失去了距离感、陌生感或区隔感,而这些对研究人员是很重要的。
  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可能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痴迷于一时。这在实际上也许是有用或必要的;例如,你对项目快结束时要及时写完并结项感到压力。当然,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对这种沉迷需要警惕。三种基本策略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从一开始就计划并安排你的研究,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定期修改你的计划,以保持工作稳步进行。这应当可以避免你在研究的任何一点上投入过多的时间,从而降低你陷入沉迷的可能性。
  再回头看第五章的“时间管理”和“项目安排”两节,你也许会发现其益处。
  请你的一位朋友、亲戚或同事承担如下职责:当你变得沉迷时,他需要指出来并直接告诉你,把你的注意力从研究中转移开来。他应该是你信任和尊敬的人,并有能力对付你可能出现的激烈反应。
  培养并利用研究同行网络,这样你可以找人分享你的进步和关注点,对他人的工作发生兴趣,并以此获得支持。第五章的“责任分担”那一节对你如何构建网络和寻求支持提出了一建议如何从资料收集中获得乐趣
  此前的讨论都表明,做研究可以让人着迷、心无旁骛。收集资料的过程有其吸引人之处,也有其缺陷。那么,你如何能从资料收集中获得更多乐趣?在本书的前面部分,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个显而易见的策略是集中于你感到特别有兴趣的一个题目、一种方法或一组研究课题。
  但是,也可能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即你项目的吸引力有点减退,特别是涉及资料收集的过程,不论它是多么有趣或你的动机有多强烈。
  另外一个策略是,把收集资料过程与其他使你感到愉快的活动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这些也许包括拜访朋友,到茶馆喝茶(我们喜欢这样),以及到足球场、书店或其他有趣的地方。
  为你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感到高兴,遇到挫折时不要太灰心。在研究过程中不时地奖励一下自己。当它结束时你会怀念它的!何时结束资料收集?
  你也许发现收集资料的过程非常愉快,特别是当它把你从日常生活世界带到你感到有趣或诱人的领域的时候。你也许怀疑自己是否为研究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并继续搜索进一步的资料以证实、补充或否定你的理解。你也许希望推迟开始分析和写作研究成果的时间。
  然而,除非你的时间安排是开放式的,而且你有取之不尽的研究资源,否则,你在某个时间点上就需要停止收集资料,这是至关重要的。你应该拟订一个时间表或计划表,给资料收集过程分配有限的时间。即使允许一些余地但这段时间也不能无限期延长,假如你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该项目的话。
  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小规模研究来说,你不能指望收集所有你想要的资料。更一般地说,没有任何社会研究项目对任何题目可以提供一锤定音的最后结论。小规模研究的目的可以是实践应用、启发、自学和/或训练的混合。因此,你不能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巨大压力之下,即创造一项“完美无缺的”研究成果。因此:
  尽量遵守你的时间表;
  只收集足够的资料,特别是要有时间和手段来对资料进行分析;
  一旦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就尽快展开资料分析工作。P.186-18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12:47
第四本:《博士论文写作技巧》
(英)邓利维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邓利维(Patrick Dunleavy)教授就职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及伦敦社会科学院(The Academy of the Social Science,London),任政治学及公共政策学的教授。他撰写过数部政治学的专著和学术文章,并兼任《政治研究》 (Political Studies)期刊的主编。
  20多年来,帕特里克教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指导过30多位博士生,并教授一门关于如何起草及撰写博士论文的跨学科的大型课程长达十余年之久。本书由帕特里克教授根据自己在多年指导学生及执教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编纂而成。

目录
第1章 成为一名作者
1.1 写作不只是写
1.2 各种博士的教育模式和写作任务
1.3 管理读者期待
1.4 结论

第2章 论文整体构思
2.1 界定中心研究问题
2.2 进行原创性研究
2.3 结论

第3章 设计一篇结构严谨的论文:宏观结构
3.1 整体与核心
3.2 紧缩或展开
3.3 四种说明方式
3.4 结论

第4章 组织章 节或短篇论文:微观结构
4.1 把章 分成节
4.2 设计标题和小标题
4.3 处理开头和结尾
4.4 结论

第5章 条理分明地写作:风格和参考注释问题
5.1 好的写作风格的要素
5.2 有效的参考文献注释
5.3 结论

第6章 打造论文和管理写作过程
6.1 打草稿、升级、公之于众
6.2 改造论文
6.3 组织写作过程
6.4 结论

第7章 运用注意力吸引点:数据、表格和图示
7.1 有效演示数据的原则
7.2 运用表格
7.3 设计图示
7.4 运用图示
7.5 其他数据精简技巧
7.6 结论

第8章 最后阶段:完成博士论文
8.1 从初稿到终稿
8.2 提交论文和选择审查者
8.3 最后的口式
8.4 结论

第9章 发表博士论文
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33: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34: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