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j 发表于 2013-5-16 07:53 
哼哼..........你还根本不懂得经济的本质,因为你根本不懂得成本在经济中的核心意义,只把它看作“摸不着 ...
108楼网友理解、研究的经济学的前提是为赚钱。所以将货币与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分割开来,只去理解“如果没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供给,会有数量的增加吗?”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的货币量只能是个牵线人的作用。使用货币的真正目的是为生产与交换的现实关系服务,而不能为赚钱服务。核算成本这只能是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在社会、国家机构。因此,108楼说的“如果不计较成本,那你过高速公路为什么要缴费?”这就是投资建高速公路的企业为了收回投资的成本的必然性。但是,作为社会、国家机构来说,不是核算成本,而是解决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强盛为目的。所以社会、国家行政机构在实施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前提,而不是以核算成本为前提。然而,108楼说:那么
“又为什么公务员工资的增高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如果国务院硬要等到增加了多少税收来增加公务员的工资的话,这只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的前提,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当然,税收是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这是从货币投入和货币支出的财政收支的前提来说。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中的税收的现实作用,它应当成为调节贫富差距的中介,以及成为政府实施要控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中介。108楼说:
“至于过剩产品,你了解过剩的实质吗?”
实际上,产品过剩是因为在市场没有需要消费来购买,或者产品淘汰了。但是,大多数产品过剩是因为消费者的欲望、意向、思潮而造成的。那么,如何地来解决消费者的欲望、意向、思潮来消化产品过剩的现实问题呢?这不是一句话能说明的。然而,108楼却以为:
“过剩恰恰是个成本问题,因为如果成本低,那么就可以降价,而降价可以促进需求,因此就可以解决过剩问题,而这也是今天日本搞低汇率的意思。”
如果成本是决定生产不过剩的前提的话,那么再低价格的产品而消费的欲望、意向、思潮不去消费它,再低价格的产品还是会过剩的。实际上,日本搞低汇率那是因为日本人民的消费水平保和了,全凭出口来消化本国的产品过剩。然而,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也要学日本搞低汇率来增加出口吗?难道说,中国内需消化不了产品过剩的现实问题?因此,中国人口众多所以也就是108楼认为的:“想要想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吗?还是成本问题,你成本太高,就不可能持续发展”的这一结论。
108楼认为:“至于确实供求,不是你想的,搞什么供需局,这种ZF机构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就象反腐败单纯依靠各种国家机构是不行的一样。”理当说,当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就是要改革不合理的行政体制。工商、物价、统计、审计等等这些机构应当归“供需”的部、局来统一管理。因为,财政——税收——供需 这才是现实关系的基本前提。税收收的是货币,财政收支的也是货币,而没有供需来核准货币的数量投放是不是安全的,靠GDP的数量能准确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