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运用范围已经从能源方面扩展到了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居住者周边环境的影响,这是空间的全面性,同时还有时间的全面性,包括从原料开采运输、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等各个环节,把绿色建筑看作成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体。
华经纵横咨询
节能评估报告表分析,绿色建筑的系统设计分为规划阶段和单体建筑设计阶段,在这之中设备的系统节能和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手段是设计重点。规划阶段主要考虑到群体布局中的热工环境和风环境,实现良好的室外热环境,铺面材料尽可能用草皮注意地形地物的有效利用,减小对微气候的影响。单体设计阶段主要从建筑的形体、维护结构、屋顶节能考虑。体型以正方形有利,外墙注意开口率、构造(减少热量侵入易于散热)材料(大理石、金属涂膜反射玻璃,降低外墙热传导)屋顶可设置空气层加强隔热效果。对于建筑设备适当减小容量提高系统效率,采用可变量控制是一种趋势。下面主要从再生能源的利用来分析绿色建筑。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的能源是建筑节能中的首选,这个系统主要由五个因素构成,采光面、热吸收装置、蓄热材料、传送系统、控制系统。白天通过采光面吸收阳光被蓄热材料存储(冷→热)晚上在温差下进行释放(热→冷)从而维持全天的温度,传送系统再把太阳能循环到不同区域,而夏季通过控制装置避免夏季过热。这种设备的介入要求建筑设计中体系应当紧凑,例如住宅中餐厅在东南,起居室在正南,卧室西南,交通储藏放在北侧,融入开间大进深小的阳光间。设计中需注意避免太阳直射造成热环境和视觉的不舒适,应根据居住情况结合玻璃创造采暖条件,而夏季需要在阳光间设置地毯、壁画、木装饰避免过度吸热,做好遮阳措施。阳光间中的太阳能透射墙利用传热时间的滞后完成夜晚的散热,室内地板下的鹅卵石床与空气集热器完成空气变冷后的重新加热利用机械手段使室内空气达到循环供热,形成对流路式。蓄热式屋顶白天将保温板关掉靠水袋吸热晚上开启保温板与外界绝热。夏季相反达到采暖降温的双重功能。
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更决定于通风,促进室内换气时利用风能的主要方面,这与住宅内部平面和空间组合以及形体有密切关系。在平面布置中,住宅方向应垂直夏季主导风向,对于不能很好利用风向的可设置一些捕风塔,利用风能垂直分布的特性和空气的烟囱效应使住宅内获得竖向通风在建筑适当部位及主导风向开设可开闭孔洞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改善室内热环境。通过设置多格子透气的墙把风引入室内,从室内可见室外但室外看不见室内,同时微量的换气可以抑制墙体发霉,这种新材料在公共建筑的外墙中可以运用。提高顶棚高度,形成上下贯通的空间利用上下温差进行自然换气(烟囱效应),或利用太阳辐射促进产生上升气流。这些在建筑空间中的组合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通风效果,相对机械通风更加有效、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