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2012-12-13 15:35:32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当时是在河南进行的高中学习,从我们学校的教育观念“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就可以看出,现行高考制度带给高中生的是什么。其他的我不太了解,但是要说竞争力的话,我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是竞争力强弱的标准是什么,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话,很难去讨论强弱的问题,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另一个是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竞争力在哪个阶段形成还很难说,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体制是畸形的,高考考大学就像是找工作一样,上大学后基本上会发现高中基本上没啥用,当然不可否认会有思想上的沉淀。个人在工作呆的时间是最长的,如果说要以这个作为标准的话,我认为在大学里面学的东西对以后更有用,讨论高考的意义不是很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6:06:2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6:35:06
讨论之二:针对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你觉得应该有什么样的解释?你觉得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合理吗?
     对于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的现象,我觉得可以用筛选理论理论来解释。筛选理论指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但是,当他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相遇时,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能力如何,尽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了解到求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比如: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作“信号”。雇主就是可以凭借这些信号,特别是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 所以就出现了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的现象。
     我觉得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是不合理的。工资只是教育回报之一,教育回报还包括我们受教育后处理不均衡能力的提高、保健安全等意识的提高。此外,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报酬与受教育程度有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在咱们中国却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的现象。所以说,仅仅以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是不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7:07:28
进入名牌大学就意味着这个学生自身的资质不错,加再上名校的教育环境,比高中时的一般同学自然优秀,成功的机会会大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7:17:07
fgleric 发表于 2012-12-13 10:36
多谢参与!

请问,来自两个不同院校的学生,你认为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来衡量学习能力? 或者可观测的指 ...
来自两个不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我认为最好的衡量方式就是,在一个他们俩都不擅长的专业领域里,同一份资料,时间给的足够宽裕。学习完成后,按时间40%、效果60%的标准进行评判。你觉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7:27:56
既然是做实证研究就必然受到数据的限制,文章中用高考成绩作为学生智商的度量,用毕业即期工资作为教育回报,以及用父母受教育年限等作为家庭背景显然都是一种尽量追求但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替代。
lucas当年用中小学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的度量,验证索洛模型一样遭到不少质疑。凡是做实证总是免不了数据度量的一点问题。
ps跟这篇文章一起发的research report非常不错~一系列的研究应该都会出来的。貌似最近又出了一份父母身份对毕业即期工资影响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8:14:28
易洛魁的焚香 发表于 2012-12-12 14:42
先抢沙发,本人是西南财经大学的。我先说说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就业在西南地区或者是 ...
本科好于研究生是什么意思?  你们学校难道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还底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8:23:32
1, 你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否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
      小子我是九流二本大学经管本科僧,总而言之就是不入流。我见过我理解的好学校的研究生,本科生。有一部分人的思想根本就是停留在考试考试,我承认我自己考试比不过他们。主要涉及的考试项目多为死记硬背的东西,如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等。但是我也见过思维活跃成绩也超好的学生。谈天说地,搞科研,做学术,写论文等。同样二流大学也是如此。
       所以我觉得,单纯的“讲有竞争力”或者高考制度来选学生,不能一概而论。这个命题感觉给人映像是还是停留在靠读书做知识二道贩子来造富。
       我一同学比我大一届,和我一个学校,在北欧人的企业,福利超好,英语口语一级棒。但是现在待遇也不错。刚刚工作两年的二流本科毕业生拿到一万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2, 针对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你觉得应该有什么样的解释?你觉得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合理吗?
      我觉得相对合理。要看不能看个体,因为个体反应不了整体;这是因为国家在资源的分配上倾向于清华北大,花了那么多钱,出来拿的工资低于我们这些九流二本的学生,也该不好意思的把!但是若有人做学术的,在大陆这样的环境基本上挣不了多少钱。
3, 假设用的2010年毕业生的签约工资数据来说明,北清毕业生工资的确高于其他学校,你认为会有什么问题?
      这个工资应该看行业平均。我觉得这的确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好的学校,既然政策给予倾斜,资源分配更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分层系统。

      总而言之,现在还看出身,我觉得思想落后了。除了恶心的国企。南京中央商场某行政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还要是学生干部,还要是拿过国家奖学金。这有点为过了。对于企业面子上是 不错。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求职者而言,是有害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9:11:41
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 而且我很赞成的是 国有企业比较偏好国内一流名校  比如大型银行在招聘的时候就直接限定985或者2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9:54:56
6851934lyy 发表于 2012-12-13 18:14
本科好于研究生是什么意思?  你们学校难道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还底吗?
具体的就业率我没有相关数据,不好妄言。但是从用人单位的反映和学术水平上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大部分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本科来自于二本院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0:03:29
fgleric 发表于 2012-12-12 22:54
那你认为,但考虑到各学校内的情况,如何衡量本科教育回报呢?
请针对南部就业,本地就业,以及自主创业 ...
南部就业和本地就业可以归为一个问题,就是地理优势。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企业与我们学校合作较多,自然而然对我们学校比较了解。我们学校也是很多公司员工和领导的母校,从感情上来说也愿意接受我们学校的同学。
自主创业的回报率高其实很好解释,因为人是理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如此)。那些在校期间开始创业的同学之所以会继续下去,一定是由于有高的风险溢价。因为一个重点高校的学生显然比一个一般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他选择自主创业,他的机会成本大于一般院校的同学。所以走上这条道路一定是因为他创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0:06:27
首先对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否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
个人觉得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学生,无非都是各省市总成绩的佼佼者。我觉得这些学生至少在这些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第一,在其位谋其职。企业看中的无非是你对现任岗位的责任度,一个学生在它是学生的时候能够用功学习,在工作中也理应能做的很好。第二,细心。能考高分的一般都是细心取胜。第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心里素质。这个就不用赘述了。
在中国现今的人才选拔制度上,暂时还找不出比高考更有效的选拔方式,当然也必须承认它依然存在这许多问题。竞争力最主要体现在学术方面,并且不能完全代表整体。许多知名企业家未必上过一流大学,却有着一流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在这一点上,高考当然磨灭了学生很多积极特质。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进入top的大学是一个良性循环。top大学享受着国家各种补贴,因为有优质的硬软件而吸收良好生源,又因为优质生源变得更加出众。并且大量优秀毕业生功成名就之后返回母校出钱出力(= =),加上good reputation,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优质人脉关系网,较之二三流学校在job hunting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当然,对于这个论文的题目,所谓造富可以有广狭义之分。广义太难定义且难以量化,但工资作为社会衡量个人的价值来说,的确也是最便捷的手段之一。不过不妨可以从其他社会价值的角度考虑,如专利啦科研成果啦等等。
个人拙见,权当抛砖引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0:53:01
从社会阶级筛选角度来看,很明显名牌大学的学子们的整体素质、智力、情商和机遇都会高于普通大学,而社会阶层的经济收入和地位荣誉收入,和他们处于的筛选级别其实是对应的,至于有些个别案例,只能说是上帝偶尔扔了下色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1:45:40
现在是拼爹的时代,你即使读了名牌大学,还是比不上富二代、官二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1:50:51
1、高考制度应该说是比较公平的一种择优选拨机制,基本符合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现在社会上出现寒门学子没有“春天”的现象,一方面可能是“龙生龙,凤生凤”的结果,不过这个观点在经验研究中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就是社会的不平等侵入到教育领域,而这个并不是高考制度的结果,是社会上本身就存在着不同阶层,每个阶层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方式不同,家庭在孩子教育获得方面的作用远大于学校的作用。所以,高考制度能够选拨出有竞争力的人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让家庭背景强的人同时被选拨进入。
2、精英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工资溢价。一种可能是精英大学的教育比普通大学更强,教育出的学生竞争力更强,那么这种工资溢价无可厚非。还有可能,或者说更符合中国现状的可能,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着歧视。用人单位,特别是高工资行业,在招聘过程中就喜欢招聘精英大学的学生,那么工资溢价不一定是教育质量带来的学生能力差异的结果,反而是社会歧视的结果。在招聘大学新老师时要查“三代”,歧视本科非211高校的博士生。
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当然不够全面,因此,在教育经济学领域,用工资衡量的教育回报一般被称为教育的经济回报。教育还有很多非市场化的收益,包括非货币化的收益,比如生育率下降、犯罪率下降等。
3.用一年的签约工资来说明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经济回报当然有问题,不过这是研究中采用比较多的方法。严格来说,应该用个体生命周期内的工资,但是这种跟踪数据非常难得,或者根本不可能。我想,可以做个多时期的跟踪调查,时点主要是刚入职、职业生涯的顶峰时期、快退休时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2:19:52
Does attending elite colleges pay in China?
不错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2:23:23
名牌大学的教学资源的确会比一般大学好,不过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关键还是靠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3:07:03
易洛魁的焚香 发表于 2012-12-13 20:03
南部就业和本地就业可以归为一个问题,就是地理优势。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企业与我们学校合作较多,自然而 ...
多谢参与!
谢谢你在两方面提供了较为深入的看法:
1, college network: geographical and alumni。这两个十分重要
2,自主创业:higher risk and higher return。呵呵,看来要衡量回报,也要衡量风险。这点也很重要。

你这两点的补充,对本贴十分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3:08:47
shellysue 发表于 2012-12-13 20:06
首先对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否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
个人觉得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学生 ...
呵呵,又一个比较深入的观点。。

针对你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我更想深入探讨一下:你提出的很多变量是可以衡量的,那么对于校友力量,您觉得怎么衡量比较有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3:10:01
stocker_killer 发表于 2012-12-13 20:53
从社会阶级筛选角度来看,很明显名牌大学的学子们的整体素质、智力、情商和机遇都会高于普通大学,而社会阶 ...
well said!

那么对于同等档次的学校,比如南开和南京大学,你觉得学生的差异会有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3:12:36
wshwx95 发表于 2012-12-13 17:17
来自两个不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我认为最好的衡量方式就是,在一个他们俩都不擅长的专业领域里,同 ...
呵呵,很好的建议。
如果这是一个最理想的方式(高成本),那么我们逐步用现实的方法去衡量,那你有低成本的建议方式么?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3:14:59
何妨一下楼 发表于 2012-12-13 17:27
既然是做实证研究就必然受到数据的限制,文章中用高考成绩作为学生智商的度量,用毕业即期工资作为教育回报 ...
圈内人士哟!得把你给留住。

下一贴马上就要贴出相关论文和报道。本帖是为分析其文做准备,我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看法加入进来,到时候能更好地理解李老师的文章。

关于lucas的哪篇文章,我暂时还没看,多谢你的建议。

谢谢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23:36:49
好东西得学些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1:20:43
个人觉得关键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考量指标是个问题。何为竞争力?家庭竞争力算不算?有时我甚至觉得一张试卷的考高制度是最公平的。虽然他存在许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2:21:48
中国名牌大学是否更容易造富(1)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2:22:29
易洛魁的焚香 发表于 2012-12-12 14:42
先抢沙发,本人是西南财经大学的。我先说说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就业在西南地区或者是 ...
就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是高校创业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2:23:09
@牙在…冰碎 发表于 2012-12-12 23:03
高考必然不能完全有效地选拔有竞争力的学生,就像评估基金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去把什么因素都考虑到,从学生 ...
竞争力说明的是各种能力的综合,高考也只是考察了学习能力而已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2:24:31
觉得北清学生工资比较高有如下解释:学校提供的社团平台高,容易结识企业高层;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习扎实;本身比较优秀,学习东西更快;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较好的reputation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4 12:25:11
如果用2010年毕业数据来说明问题,我觉得问题如下:
1, 2010年经济不景气,很多学生是依托家庭关系找到比较好工作;因此存在家庭效应;
2,2010年国有企业招聘规模要大于私有企业规模;而北清在进国企方面,具有天然的reputation优势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4523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5 18:13:01
易洛魁的焚香 发表于 2012-12-13 19:54
具体的就业率我没有相关数据,不好妄言。但是从用人单位的反映和学术水平上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大部分我们 ...
这样啊,但是据说清华的研究生很多也是来自二本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