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2012-12-16 19:58:08
1.我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不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首先,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本来资质并不怎么好,他们上名牌、重点,有很大一部分是物质条件填充的结果。对于较为贫困的学生来说,即使有竞争力,缺乏物质等使其受到限制,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其次,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地学生的竞争力还是会有明显差异的。再则,中国高考制度这一考定输赢,对学生的考察并不全面。
2.对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我认为这其中有一些是名校光环的结果。当然,我也不否认,北大清华的师资力量确实雄厚,人才还是蛮多的。从另一方面说,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高,是北大清华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可的结果。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我认为不合理。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只能说是人们一种公利的想法,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谁不希望生活能过好点,可以享受更好的资源啊!个人觉得,用对社会贡献的价值来衡量教育回报比较好。
3.对于假设用2010年毕业生的签约工资数据来说明,北清毕业生工资的确高于其他学校,个人认为这并不能代表。工资的高低有时并不能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这得看他们在以后的工作成绩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8 18:06:08
刚发现这个帖,好帖,顶一个.再说说个人看法.
本人是明年应届毕业生,现在在实习阶段.以前一直断断续续有思考过LZ这个问题,此次也是借着LZ开的帖的机会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1.个人觉得高考制度能选择出两类学生,一类是确实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另一类是会考试的学生.当然其实有不少学生都是这两者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主,会考试为辅。当前的高考制度我觉得暂时还是不错的,中国国情,人太多,也是一个没办法中的比较好的办法了。
2.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工资起点高,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大家一个潜意识里就这么认可的,而为什么这么认可的原因可能好一些人并没有去思考过。个人认为是因为企业看中他们的的一个学习能力,不一定说目前他们学习能力就很强,但是起码也代表过去他们学习能力曾经很强,现在也可以被激发。学习能力强就表示适应工作的能力强,上手能力强,这样企业付出的培训成本就低,学生进入后很快就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这样考虑我觉得是合理的。第二个是名牌大学学生身边拥有的人际关系人脉平台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些潜在的价值一般会比不怎么出名的高校的学生要高,因此也是企业看重的一个原因。
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觉得这个更多的只是可以成为一项参考的标的。我觉得直白的例子就是一个本科毕业+2年工作经验的人应该会比一个刚研究生毕业的人受欢迎吧,工资起薪也会高吧?
3.2010年大环境不好,经济低迷,同意LZ说的,其实更多的是家庭效应,靠关系去找工作,这个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不应该就靠2010年的数据来论证命题。

补充一下个人的其他看法:
我觉得在名牌大学里面获得的更重要的不是比普通高校多的多少【知识】,而是社交圈子。平台不同造就起点不同,以后上升的空间不同,这点很重要。
而且也不能一概而论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比其他高校学生要强多少,不见得。本人也是在全国前10的学校之一,但是感觉很多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强,而且学习氛围也不像一个名校该有的。多少都是看学生自己吧,自己愿意努力就努力,抵挡不住诱惑就堕落,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说白了就一句,在名校获得的资源固然更加多更加优秀,但是一切都要靠自己。我觉得用人单位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8 23:29:54
仰望半月的夜空 发表于 2012-12-18 18:06
刚发现这个帖,好帖,顶一个.再说说个人看法.
本人是明年应届毕业生,现在在实习阶段.以前一直断断续续有思考 ...
呵呵!你的见解很不错,我稍作点评。
1,关于高考制度。目前唯一的研究遗憾是尚无高中毕业生的全部去向数据;本人以及本文无意去讨论高考制度的优劣,毕竟它只是一个选拔制度;如果有出国、工作、创业、读本科、读专科等足够大的样本,那么就更容易说明问题了,可惜目前做不到,希望以后有机构拿出资金去做吧。
2,关于学习能力,你的两点在该李宏彬的文章被提及;但是该文缺乏singal的分析。当然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毕竟每篇文章可以做的东西是有限的。
3,关于工作经验,这又是一个很好的topic,希望以后有机会探讨这方面的论文。

我觉得你的视角和观点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对于一个本科学生,你也更加明白了竞争规则,呵呵,你以后会成功的,提前恭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8 23:30:17
在有些人眼里,名牌大学就像贴了一个标签一样,就是不一样。刻板印象,这算是人性的弱点吧。
但我认为名牌大学的环境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对人产生提升。
你至少能知道什么是牛人,他们可能切实地就在你身边,你可以观察他们的成长,而不是通过看传记。
你可以接收到在自己既有认识域内闻所未闻的东西。这些令人惊奇的东西,在名校更易接触。
这种惊奇甚至未必来自学术思想,而不过是,例如,一个大一小朋友低调地提到“我是要搞第三世界研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9 09:48:32
fgleric 发表于 2012-12-18 23:29
呵呵!你的见解很不错,我稍作点评。
1,关于高考制度。目前唯一的研究遗憾是尚无高中毕业生的全部去向数 ...
很高兴收到LZ的回复,不胜惶恐。
高考制度以前我也曾经不满过,但是想想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每年有几百万的高考生,不可能说放任这些高中毕业生就到社会上找工作吧?那么高考制度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分流一部分较为优质的学生去各种大学进修,然后有一部分被刷下来可能就去找工作什么之类的了。目前暂时没有想到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有建设性的文章讨论是否能有制度取代高考制度的了。。存在即合理,我还是支持高考制度的,就像之前说的,我觉得是没有办法中的较好的办法了。
已经在职工作半年了,能体会到【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的重要性,但是也感叹更多的是社会的现实和校园中的象牙塔,其实无论多么优秀的学生,我觉得离开校园后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即使是对口的工作也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企业主张实用为主,而不是去搞什么很理想的理论研究。而不对口的工作会让你觉得之前的大学生活乃至研究生、博士生都白读了,但其实不是。大学教不了我们太多课本上的知识,我不知道我们应该从大学里学到什么,但是我个人学到了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去学习。至于学到多少知识吗?其实我觉得整个大学的知识密度并不高。

好了~新的一天开始了,继续跟LZ的(2)(3)……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9 14:30:27
仰望半月的夜空 发表于 2012-12-19 09:48
很高兴收到LZ的回复,不胜惶恐。
高考制度以前我也曾经不满过,但是想想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面 ...
明瑟收入方程的变量包括教育、工作经历和经历的平方,你说的是对的。
see:
1.http://faculty.arts.ubc.ca/tlemieux/papers/mincer.pdf
2.http://en.wikipedia.org/wiki/Jacob_Mincer#Quotes_regarding_Minc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9 16:15:19
sunkai_bick 发表于 2012-12-19 14:30
明瑟收入方程的变量包括教育、工作经历和经历的平方,你说的是对的。
see:
1.http://faculty.arts.ubc ...
好多英文....啊...先给打印下来了....什么时候再看...头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0 00:53:40
仰望半月的夜空 发表于 2012-12-19 16:15
好多英文....啊...先给打印下来了....什么时候再看...头晕...
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10:04:39
造富是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和谐方面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11:22:43
tseabram 发表于 2012-12-23 10:04
造富是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和谐方面那
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研究的主体永远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要保证研究目的的明确,它必需承受这个代价。

社会价值与人文和谐方面,如果我们要研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促进社会价值和人文和谐上优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个话题,起码要先找到社会价值和人文和谐的指标变量,如果可以找到并收集这些数据,那这个问题才是有研究可行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58:39
sunkai_bick 发表于 2012-12-23 11:22
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研究的主体永远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要保证研究目的的明确,它必需承受这个代价。
...
那看待问题就是理性看待,感性一面尼,社会价值亦可以转换成经济价值来看,感觉就是缺少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09:01:05
sunkai_bick 发表于 2012-12-23 11:22
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研究的主体永远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要保证研究目的的明确,它必需承受这个代价。
...
社会价值是一个比本topic更大的话题,如你所说,很难找到一个目标函数把社会价值包括进去。

至于人文和谐,貌似现在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定义,无法展开详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26:08
1, 你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否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
高考制度肯定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它更多体现是一种学习能力的选拔,这种制度起到了相对公平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在竞争中前进的,而竞争就是为了选拔更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生产方式和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人才,高考在现阶段起到了此作用,我们无法让几个学生比谁家具做的好,谁面包做的好来衡量他们是否更有竞争力。
2, 针对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你觉得应该有什么样的解释?你觉得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合理吗?
毕业时名校的生均工资肯定要高于普通学校,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在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下仅通过简历和半个小时左右的面试很难衡量某个人的具体绩效,自然而然的认为名校的学生要比普通学校的学生素质高,更有利于公司发展,会给予其相对高的工资,即使研究学生毕业3年后5年后甚至10年后的工资,肯定名校的生均工资还是高于普通学校的生均工资的。
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率也是对的,我们上大学也有其成本的,机会成本也是具大的,在现有社会制度和社会现实下很多人是向往着美好生活和更有尊严的生活才选择读大学来获得其收益,而其他指标即使作为教育回报率的一部分,也仅仅是一小部分。
3, 假设用的2010年毕业生的签约工资数据来说明,北清毕业生工资的确高于其他学校,你认为会有什么问题?
高是正常态势,如果不如其他学校那就丧失高考的激励作用了,读任何学校成为了无差异选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9:53:24
huangxinyu007 发表于 2012-12-24 16:26
1, 你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否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
高考制度肯定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它更多体 ...
我简单说一下您的第二点:
    名校的学生比一般高校的学生获得的工作岗位、薪资水平都要好(暂且假设这个命题成立)。就像您说的,用人单位可能会单纯根据学校的水平来判断毕业生的能力高低,这样的确节省了交易成本。
   但是我们还要讨论的是,名校的毕业生是不是真的能力优于一般高校的毕业生?名校毕业生的成就究竟应当归功于名校的标签还是名校的教育?
   这就回到了我们在“什么是人力资本”帖子里说到的筛选理论,或者还有文凭效应。具体来说,名校比一般高校更多的提高了学生的人力资本,还是仅仅通过高考把原本能力较高的学生筛选出来而已,这两种作用有性质上的差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20:17:06
回楼上,我个人认为不应把两者割裂开来去讨论,两者更应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高考把能力较高的筛选出来,然后经过名校的训练,更好的提高了人力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6 14:57:34
既然是教育经济学的问题,就离不开最大化的问题。现在教育资源竞争这么激烈,名校被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前来招聘企业他们希望自己招聘的员工未来可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经纪人”的一个通病,从而导致“名校效应”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6 17:38:00
huangxinyu007 发表于 2012-12-24 20:17
回楼上,我个人认为不应把两者割裂开来去讨论,两者更应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高考把能力较高的筛选出来,然后 ...
为什么要区分教育的筛选功能和提升人力资本功能?
因为这两种认识区分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的不同认识。
如果教育的作用是筛选,那么我们没有必要投入教育太多的资源。如果仅仅是一个筛子,那么教育不会增加人本身的能力;
如果教育确实可以增加人力资本,那么我们就需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投入教育就会有收益。
当然,现实生活当中,筛选与提升人力资本两种作用应该是并存的。但是,学术研究区分这两种作用,或者研究教育作用中的这两个方面影响的大小和构成,还是有其价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8 21:48:15
如果纯就学术研究角度来讲的话我更认为研究如何提升人力资本更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 20:35:51
这个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 20:38:24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 20:53:45
感觉高考与科举具有一些共性:平民通过高考拿到名利场的入场卷,获得更好的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机会、平台、校友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等)。还有,名校北京造!(主要是以北京为首的发达地区,或区域首府)。其实,我觉得这是生物界的共性,把稀有的资源给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这可比照狮子及狒狒等灵长类动物。其实我觉得这是进化的法则啦,有点扯远了。我不是名校学生,但我觉得如果名校能为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那么它们就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01:18:58
关注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21:08:50
名牌大学更容易造富?如果不考虑个体差异,结论是肯定的。
马太效益在各个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教育领域也是一样的。
名牌大学接受国家教育部的大量资金,能吸引海内外的优秀师资,中国最好的生源也集中在名校里。
毕业的校友很多都是某个领域的权威。所以,考入名校就有好的“人脉”。在中国这样注重关系的社会中,无疑名校学生没出校门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另外,如果不考虑名校学生自愿服务艰苦地区,很多中央的企事业单位也只招某个,或某几个名校的学生。即使在国外,名校学生的起薪也是高于非名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8 17:05:17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8 17:06:10
名校的优势是拥有刻苦的学生、很多领域的信息、资源,并不代表学生很有创造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 01:49:13
本人较为粗浅的想法:
1.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高考是可以选拔出具有优秀学习能力的学生,而学习能力是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竞争者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单从这一角度讲是高考是有利于选拔出竞争者的。但与此同时,就忽略了其他很多重要的因素,比如实践等等,因为竞争力本身是包含很多内容的。
2. 师资力量,学习氛围,提供的各种实践机会在我看来是迄今为止比较重要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内在因素。
大学期间,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看中的更多是刚毕业大学生的潜力,并非操作能力。
所以在我看来,北大清华的学生在这方面具备了外在及内在的优势,这也是原因。
对于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有他的合理性,但同上,他只是一种考虑方式,所以并不是必然条件。
3. 不论哪一年都具有太多的特殊性,无法总结出它的规律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2 00:19:40
fgleric 发表于 2012-12-13 10:36
多谢参与!

请问,来自两个不同院校的学生,你认为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来衡量学习能力? 或者可观测的指 ...
能够考虑绩点的因素,绩点不同于成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4 20:48:23
(1)个人认为,高考在选拔有竞争力的学生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不得不说,现阶段高考是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虽然近年知名高校在试点自主招生,但由于配套机制的不健全,尚存在巨大的公平隐患。其次,虽然高中教学免不了应试性,但是不能否认能考上全国综合排名前十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现在招聘单位普遍重视第一学历也是对高考选拔性的肯定。当然,清华北大也有“差生”,但这与学生个人定位、个人管理能力能方面的因素相关。
(2)计算教育回报率只是一种研究手段,是为研究目的而服务的。以工资来衡量,在这篇文章中可能也只是从工资水平来说明清华北大学生的教育回报率问题,更重要的是探寻之后的深层因素,为什么高,为什么低,哪些因素影响,等等。工具是为目的服务的。
(3)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时,附加与个体之上的学校名誉资本、学生人力资本、家庭人脉资本等,都会影响签约工资。单纯讨论这个问题也只能是各说各话,需要有具体的数据和研究来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2 21:38:43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4 17:41:20
关注,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