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0069 23
2012-12-13
如下的第二阶段抽样是有问题的:
“第一,按照各市县的非农人口比例的分位数,将各市县分成5个组。分组的依据是各市县非农人口比重20%、40%、60%和80%的分位数。
第二,在非农人口比例最大的市县组中,居委会和村委会分配的样本比例是4:0。
第三,在非农人口比例次大的市县组中,居委会和村委会分配的样本比例是3:1。
第四,以此类推,在非农人口比例最低的市县组中,居委会和村委会分配的样本比例是0:4”
抽样比例和收入水平(在这里以非农人口比例代表)正相关,那么必然收入水平两端的抽样比例过大。即,在富有的地方抽取富有的,在贫穷的地方抽取贫穷的。
所以,这个调查出来的基尼系数如此高,就不足为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13 13:57:56
这个论断需要的前提太多了,你需要把他们一个个理出来。
1,各市县非农人口的比例是怎样分布的?前20%和后20%分别是多少?
2,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城乡定义是怎样分布的?
如果按照居委会样本:村委会样本=0:4的比例来抽样时,抽出来的城乡人口比例刚好和后20%市县的城乡人口比例相等,这个抽样就是没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4:02:19
我的推断是这样的:
非农人口比例大一般意味着比较富裕,在这些富裕的县抽城市家庭,意味着在富裕群体中抽富裕部分,而不是平均的在富裕群体中抽样。这部分的富裕程度被过度代表了。
同样的在非农人口比例小的县,贫穷程度被过度代表了。
综合起来,收入分布的两个极被过度代表了,那么基尼系数肯定更大了。
不知道,我说明白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4:08:04
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两个县,每个县有1个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非农人口比例大的县则抽取居委会,非农人口比例小的县则抽取村委会。
一般来说,非农人口比例大的县更富有,而居委会一般比村委会富有。
那么,上述抽样就是将富有群体中的富人抽出,将贫穷群体中的穷人抽出,必然使得收入分配更不平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4:16:21
xiangt516 发表于 2012-12-13 14:08
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两个县,每个县有1个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非农人口比例大的县则抽取居委会,非农人口比 ...
你这个例子和他的抽样在假设和方法上都不同。
首先,非农比例大的市县,居委会也会更多。
其次,他不是让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个数比例恒定,而是让从居委会抽取的人数和村委会抽取的人数的比例恒定。
所以,不搞清楚我第一个帖子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没办法做判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3 14:29:40
ciang 发表于 2012-12-13 14:16
你这个例子和他的抽样在假设和方法上都不同。
首先,非农比例大的市县,居委会也会更多。
其次,他不是 ...
我也不知道是你不清楚,还是我不清楚。
“按照各市县的非农人口比例的分位数,将各市县分成5个组。”这意味着将所有由第一阶段抽出的县市按照非农人口比例分组,非农人口比例大的一组,非农人口比例小的一组。例如,非农人口占80%的为1组,非农人口占20%的1组。
村委会和居委会一般就是按照城乡分开吧,而且我们似乎也可以假定,平均上说,居委会的收入高于村委会。
那么,在非农人口比例大的县多抽居委会,则必然意味着在富裕的县多抽富裕的人。这就是我说的过度代表问题。
我这里的逻辑应该是没错误的吧。这也和他们得出来的基尼系数过高的事实相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