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尔森(Mancur Olson)提出了“寇”,并把这些“寇”分为“坐寇”和“流寇".观察坐寇与流寇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作如下讨论:
政权的起源\维系\更迭,是否均可以有坐寇\流寇的概念模型来解释,并且得到一个有效的制度分析框架?
我们可以通过对当权者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对被统治者进行分析.
欢迎大家讨论!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坐寇”是指长据一方的政权,具有稳定的秩序。为该地方的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但也要收取一定的租金(税收等)。因此坐寇比较关心长期收益,能够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
“流寇”是指打一下就跑的类型,他们在一个地方呆不久,只图眼前利益。这些类型可以从亡国时的君王,政府身上得到验证。由于缺乏对未来的长期稳定收入预期。这部分人会采取最大化当期收入的做法。例如国民政府在逃离大陆时采用的恶性通货膨胀、转移财产、课以重税等等做法。均属流寇所为
坐寇与流寇,使分析政权的一个较好的分析框架。欢迎大家讨论
有趣!
olson是否分析过坐寇和流寇分别是怎么形成的,两种形式在什么情况下向对方转化。在不同的寇的统治下民众的行为如何?
在他们看来。坐寇与流寇的形成,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贼首的个人主见问题。看其是否具有长远的眼光和超凡的能力,以及对税源的估计。
在政权更迭时期。现有政权的组织设计(及现有制度完善情况),行为能力(制度执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政权能否有效维持。如果有外来的贼寇拥有更完善的组织设计,为人民提供相对较优的公共服务。也许政权的更迭就会完成。原先的流寇就会转而成为坐寇,原先的坐寇就会流为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