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人还是一金融小本,属于学术研究的菜鸟阶段,所以还望大虾们多多指教。
由于受到老师您积极鼓励我们论文写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以前我也曾多次准备过写一些论文,我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是公司治理方面,由于其属于微观金融,而国内一直重视于宏观金融往往忽略微观金融的发展,这与国际金融界恰恰相反,所以,我对此很感兴趣。
再者,公司治理历来是一个研究热点,现在研究成果丰硕,我看到的是,仅仅在《经济研究》
上就有大家张维迎,林毅夫,许小年,冯根福等人的论文不下50篇,且南开有个公司治理研究所正从事此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其实证结果往往与理论结果相抵触,各学者研究成果互不一样,如关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成果,孙永祥等发现托宾Q与第一大股东占股本比例呈倒U关系,当股权比例达到50%时,Q值最大。于东智发现ROE与AH,A5显著相关。刘国亮发现ROE,AOE与AH呈正相关。张红军发现A5与t托宾Q呈正相关关系,许小年发现ROE与AH无显著关系。还有近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大批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存在虚假报表等现象,所以我觉得研究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老师您认为呢?这个研究还有没有价值?
我想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入手,选取1996到2011年沪深A股上市的全部民营公司(除了虚假报表,ST,停牌的)的面板数据作为观察样本,做实证分析。由于国内研究的都是全部企业,这包括了大多数的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集中模式产生内部人控制,抑或管理者贿赂政府已达到其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我想排除这种股权集中度,重点考察民营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老师您看这样可以吗?
除此之外,我还想考虑的题目有监事会制度是否提高了公司绩效,数据选1996到2011年沪深A股上市的全部公司(除了虚假报表,ST,停牌的)的面板数据作为观察样本。
在变量设置方面,我打算将公司绩效用ROE,AOE,EPS,营业毛利率,Tobin Q,MBR量化代表,而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用H5表示可能好点,我看的资料大多数这样处理,我打算模型借鉴此种分析方法。
在构思方面,我的思路是首先说说研究此问题的必要性及其学术价值,及问题的提出,然后进行文献综述,进一步说明前人研究的缺陷,而对该缺陷研究的必要性,及进行基本假设,然后说说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然后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然后检验结果与分析,最后是结论,本想将博弈论——非合作动态博弈引入,但是博弈论水平不够,无法驾驭,又难以量化,所以还是实证分析。
在数据搜集方面,感觉可能很费力,需要手工操作,查年报,样本有很大,所以,我不知道这样做,作此论文是不是值得,有价值?或者,老师您看,还有更好的入手点,切入方面吗?我们学校国泰安数据库没有购买,查不到相关资料。
除此,冯根福(2002)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大量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事实,提出了所谓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她说,不仅仅存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还存在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委托代理,他将效用理论引入其中,运用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提出的超边际分析框架,分析了这一事实,但是没有实证,我认为运用此理论来分析也是一个出发点,老师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