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经典案例】
2004年,TCL这个中国彩电业的领军企业,因为一起跨国并购,成为这一年国内各大媒体的焦点。就在这一年,TCL和汤姆逊合资组建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CL也由此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然而就在收购的第二年,坏消息就接踵而至。
TCL并购的汤姆逊出现巨额亏损,付出的成本相当于公司4年的利润。面对2005年、2006年每年接近20亿元的亏损,TCL不得不实施欧洲业务的重组计划,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裁撤冗员。然而令公司始料未及的是,在法国,裁员远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李东生:按道理来讲,我把大部分人解雇掉,我给你解雇的补偿,我再留下其中一部分人,这样不是挺顺的嘛,但是在潜规则上他不允许这样做。他说如果是你要聘用其中一部分人,你必须要优先聘用那些他很难找到工作的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我必须要聘用那些最没有竞争力的人。
在法国,ZF要求企业要保护弱者,因此老弱病残都不可以裁,只能先裁年富力强的、最有价值的人员,而他们恰恰是当时四面楚歌的TCL翻盘最重要的筹码。
为了留住TCL汤姆逊真正需要的员工,面对制度的铜墙铁壁和部长的有心无力,TCL必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所有人都给补偿。然后再成立一个新公司,重新开头这个业务。
当时TCL汤姆逊公司全欧洲销售管理体系有450名员工,这样的决定意味着要先支付这450人的裁员成本,将他们全部解聘,然后再重起炉灶,把有用的员工返聘回来。
最终TCL为欧洲业务重组支付了高达2.7亿欧元的费用,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给员工的安置费用,平均裁员成本超过每人10万欧元。
一次次阵痛和艰难重组,一次次摔打和历练。6年之后,TCL集团终于走出了经营困境,实现了盈利。2007年,TCL集团实现净利润3.8亿元,之后几年盈利持续提升。2011年一季度净利润就达到了2.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增长了255%。
李东生: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跨国企业,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要勇于实践,我们要成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