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2-12-25 14:40:04
张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在目前诸多跨国公司将企业专业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制造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借助我国的人力资本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难度在哪,还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什么模型来衡量比较有效?谢谢!祝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5:11:21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2-24 08:42
坛友zhaoyongmin_nju:
张老师,您好。向您请教一下,外部经济学家经过测算发现,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本世纪 ...
首先,我赞成调整目前的人口政策。行政主导、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一个大转变,生育决策要逐渐转向个人和家庭。
但是,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否要以保持人口红利为目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对此持非常审慎的态度。
从长远来看,一个社会经济体应当在人口红利和人口负债中保持平衡,而不是人为地通过保持人口红利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回顾过去,人口红利在1978年以前就出现了,但计划经济体制制造了人为的人才浪费和人力资源的低效率。是改革开放把潜在的人口红利变为经济赢余。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要从制度变革和创新中寻找新的动力源泉。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激励企业家精神、进一步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等,都需要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5:22:49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2-24 08:43
坛友我还是我001:
张老师,我想请教一下,怎么样从实证角度去评价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本的价 ...
首先,要获得有代表性的数据,其中包括人力资本的指标、区域经济的指标和与区域经济增长有关的各类指标。
人力资本的测量,在微观(个人)数据的分析中,通常使用受教育年限。如果分析单位是区域,那么学生数量(绝对或相对)、科技人员数量等都可以用来估计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过,在这样的研究中,要注意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一个高校较多的省份,大学生数量也较多,但毕业后能不能为该省吸引就是另一回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5:30:06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2-24 08:43
坛友11027399:
张老师,我看到教材中,总是强调,人力资本与受教育水平有关,但是这似乎并没有考虑,教育 ...
有的研究把被调查者所毕业的学校分类,如是否是“211工程” 高校,中学教育是在城市上学,镇上学,还是在农村上学。在有数据的情况下,进一步分类可能是一个办法。另外,国外有学者把问卷设计成象GRE试卷那样,直接测量受访者的人力资本。不过这种方法还很不成熟。
另外,工作年限、就业的职业技能等,也可能补充学历这一指标的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5:51:14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2-24 08:44
坛友李志云:
您好,张老师!
近些年,由于人口、资源等的“刘易斯观点”出现,我国经济增长依赖人口红利 ...
国际研究显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我认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这都不是一个因果关系。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重工业导向的经济增长,但城市化是停滞的。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城市化的空间很大。但是,如果城市化的道路有问题,那么可能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稳定,甚至影响到经济增长本身。
我的看法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地方ZF的过强的主导性。如果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ZF而不是市场,那么,由于各类各级ZF在占有经济资源上的不平等,城市化的进程也是扭曲的,地区差距将拉大而不是缩小。
美国各州的州府往往是一个较小的城市。在中国,省会城市通常集中了省内的资源,反映出ZF力量的决定性。中国的可持续的城市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定要改变这种格局。在我看来,这也是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02:37
紫雨abc 发表于 2012-12-24 12:40
张老师您好:
收入不平等问题已经不是个新鲜的问题,但似乎在愈演愈烈,中国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格外引人注目 ...
有一些研究用基尼系数来测量收入不平等,得到一些结果,大致都在0.4以上。北师大李实教授、社科院经济所魏众研究员等都有研究。对此,有学者(如王小鲁)认为还是低估的,原因是高收入者无法观察。
我认为,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的确很严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有抑制收入不平等的力量,这主要是通过新农村政策、农民工政策等改善城乡收入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等。另一方面,垄断、灰色收入等也在强化。两者搏奕的结果如何,需要更多的数据。但是,需要从现在起,就要下大气力治理垄断和高收入问题。否则,收入分配状况可能走向恶化。另外,一个覆盖全社会、注重反贫困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但这方面依然是任重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11:28
tangaibing 发表于 2012-12-25 00:18
城镇与乡村的不平等实现而易见,城市之间的不平很也是显而易见,为实现这种不平的城市化,使得很多农民成为 ...
以户籍身份为依据,分配高校录取指标,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早该改革。
高考的公平,有学者建议按比例在各省之间进行分配。但是,这依然是计划的手段。事实上,各省的中小学教育也是有差异的。
我认为,长远看,应当取消高校录取的地方配额制度,国家投资的高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但就目前情况看,重点高校可能无法摆脱所在地ZF的干预。高考的公平性有赖于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27:20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提问!让我们继续关注和研究有关问题。张展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28:48
张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人力资本指标的测度有什么好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38:19
ambow 发表于 2012-12-25 16:28
张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人力资本指标的测度有什么好的方法?
在回复“坛友我还是我001”和“坛友11027399”时,我都涉及到这一问题。学历是常用的指标,不过围绕着这一指标,近年来有很多改进。另外,在人力资本效应的分析中,应当注意消除内生性,如使用工具变量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39:45
感谢各位参与讨论。时间到了,下次再见。欢迎直接联系、交流。张展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6:49:47
参与不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17:15:05
好东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21:32:3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5 22:20:48
非常感谢张老师的精彩答疑!专家在线答疑这个活动搞得很好,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6 00:17: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normanz_1 发表于 2012-12-25 16:51
国际研究显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我认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这都不是一个因果关 ...
不敢苟同啊。国际研究早就显示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不是一般的相关性。切莫误人子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14 15:19:17
感谢楼主慷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