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6971 12
2012-12-27
大家好,之前看到论坛有大家一起读paper的活动,感觉很不错,因此一直想组织一个类似的活动。12月中旬,有幸找到所里的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我一起建立了管理学论文学习小组,大家定期讨论论文,现在将我们第一次讨论的论文及想法放上来,希望能与大家共同交流进步。

论文信息:Zahra S A, Ireland R D, Hitt M A.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by new venture firms: International diversity, mode of market entr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925-950.
北大出过一本中译本的合集,中文译名为:创业型企业的国际扩张:国际多元化、市场进入模式、技术学习和绩效


一、论文概要

       本文的脉络相当清晰,不再重复,直接上图。

1.png


1 概念模型

        论文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1.国际扩张(这里主要是国际多元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对new venture firms的影响,包括直接的影响及通过影响技术学习进而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中介)。

          2.技术学习对于new venture firms的影响。

          3.知识整合对国际扩张与技术学习关系的调节作用。



二、论文特色——规范性与严谨性


         1.重点清晰,指标细分。

       重点分析国际扩张中的国际多元化、国际进入模式。同时每个指标又有细分的指标来衡量。如:国际多元化的五个方面,国际进入模式的四个方面(只假设了2个控制性高的类型),技术学习的广度、深度、速度等。



         2.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1)为建立代表性样本制定了四个标准。

     (2)邮寄问卷之前与73家企业确认其是否还从事国际经营。

     (3response-bias:两次邮寄的差异检验,回答者与未回答者的差异检验。

     (4)预试:首先,征集专家意见,然后调研东南部主要城市的高科技企业50家。修改问卷

     (5)不同数据来源的交叉验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包括同一家企业不同管理人员的评判一致性。依据以前的研究,通过二手数据与问卷数据交叉验证。适当的地方,计算内部一致性。



          3.指标与变量

      (1)问卷数据与二手数据交叉检验来说明指标的选取是有效的。

      (2)考虑企业绩效的时滞性

      (3)承认自己指标的不完美性(ROE及销售增长的波动)及市场份额的优劣。

      (4)变量减样本均值并减去行业平均值,以减少波动性。



三、有益的借鉴    

        

        本文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技术学习在国际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整合对于企业通过国际多元化提高技术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管理意义。

       本文另一个触动我的地方就是作者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包括样本和指标的反复筛选,数据不同来源的反复交叉验证,反映出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严谨作风,对我接下来的实证研究工作颇有借鉴意义。


四、错误更正

      

       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细节上的小错误,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英文原文中:表3标题有误,应该是技术学习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而不是知识整合的调节效应。

         2.中文译文(北大出版的那本)有四处小错误:

         (1193页,第三段,第三行,“这些大部分基于案例的研究认为”,而原文是:This research, based largely on case studies, suggests that new ventures gain knowledge as they diversify further into international markets.

是不是感觉有些问题呢?

         (2)图1中,概念模型中国际多元化的层级不对。

         (3)表2中,国际多元化的行向上错位。

         (4220页,第二段第二行,“技术多元化与技术学习速度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但是”,原文是Technological diversity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peed. However


五、 我的疑问

         1.两次邮寄过程是怎么做的?两次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对象不同还是?

         2.地理多元化的指标 是怎么计算的?

         3.国际经验与国际多元化指标是高度相关的,文中也承认了这一点,后面似乎没有讨论。

         4.4上方,原文提到,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模型,因为自由度和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以及对交互项的争议,而没有使用,是什么意思?线性回归里不也有共性线吗?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共同学习进步。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28 10:09:16
支持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 18:14:00
需要支持。怎么来组织这个活动形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5 14:15:23
andon 发表于 2013-1-1 18:14
需要支持。怎么来组织这个活动形式呢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xtra=#pid16152871

来这儿里看看,欢迎加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2 15:33: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6 11:22:46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