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正金字塔”型结构
国内监管部门对于多层次
资本市场的建设构想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的“正金字塔”型架构。其中,场外市场又分为三个层次: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券商自办柜台市场。前两者均已存在,本次柜台市场试点启动,将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正金字塔”型架构。
图1: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正金字塔”型理想架构

表1:国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成

证券公司柜台交易是指证券公司与特定交易对手方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交易或为投资者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明确定位于私募市场,是证券公司发行、转让、交易私募产品的平台。
简而言之,证券交易所是集中的拍卖市场,而柜台市场是分散的谈判市场,两者互为补充。
表2:柜台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区别

2)柜台市场的优势在于非标准化产品
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产品均为符合一定准入门槛的标准化产品,比如达到一定收入、利润规模的企业才能够IPO等。而在柜台市场上,达不到证券所上市标准、标准化程度低的金融产品都在能够进行交易。以美国为例,ABS、MBS两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绝大多数是在场外进行的。
柜台市场的优势在于非标准化产品的历史背景在于,从历史沿革来看,场外市场要远远早于交易所市场,在股票、债券等证券产品刚刚出现的时候,还没有交易所市场,都在咖啡厅等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的,之后ZF为了加强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才在场外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集中交易的交易所市场,从产品的丰富度而言,场外市场要远远多于交易所市场。
3)柜台交易客户以机构为主
由于上述的柜台市场优势在于非标准化产品,即提供了更多不同风险、收益组合的产品。无论是从专业门槛,还是风险控制角度,其要求都要远远高于交易所市场,因此,国内监管部门明确要求柜台交易客户以机构客户为主。
原文链接: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