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1-1 12:52 
楼主很能独立思考啊。
但“允许两极分化”的论证怎么没看到?(列入,但没论证)
窃以为,如果这条成立, ...
资本主义的本质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学者成千上万,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资本主义的本质”这样的话题,阿德斗胆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算是班门弄斧吧。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剥削,允许两极分化,允许剧烈的贫富差距。
一、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先后爆发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统称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这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这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工业革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出现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工业。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社会财富,还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这段时期,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社会财富,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财富还要多。
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世界又出现了一个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新高潮,历史上称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成为主要能源,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又兴起了新的科技革命。新的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也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的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这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在新的科技革命时期,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令世界震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1964年以后佐藤荣作内阁执政,于1965年至1970年,出现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7.2的持续最长的经济繁荣时期,日本新闻界称之为“伊壮诺景气”时期(喻为最好的景气)。1960—1970年的十年里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平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超过美国2.69倍,英国4倍,联邦德国2.4倍。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430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2184亿美元,增加5倍。国民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并且从此以后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如今,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保持10%的速度增长,从而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允许剥削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加深了人剥削人的程度。在经济上,资产阶级通过颁布法令,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允许工商业自由活动,把土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工厂、矿山、机器设备、土地等一切生产资料,而劳动人民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劳动者一无所有,为了生活下去,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是自由劳动者,他们到资本家工厂里做工,是通过订立契约(即合同)的形式被资本家雇佣的。虽然他们有选择受哪个资本家雇佣的自由,可是,他们不受雇于这个资本家,就得受雇于那个资本家,饥饿威胁使他们无法摆脱被资本家雇佣、受资本家剥削和压榨的命运。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所谓雇佣双方的契约自由,对于工人来说,是徒有虚名的。
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到资本家工厂里去做工,这样资本家就以工资的形式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工人出售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失去了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力;工人的劳动力已经完全属于资本家了,他们必须在资本家的支配下进行生产劳动。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就通过工人的劳动,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
在雇佣劳动生产的企业里,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也叫做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资本家开办工厂,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随着生产设备改进、技术革新和生产社会化的出现,加深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资本家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等方法,使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地提高。这样,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几倍、几十倍地增加。但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样,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大大增多了。
可见,剥削程度地加深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加快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三、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允许两极分化,允许剧烈的贫富差距。
资产阶级专政后,在政治上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规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利。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前卫的自由化,为贫富差距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当然,贫富差距和私有制的出现,更深层的原因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贫富差距和私有制顺应了客观规律的要求,是财富规律分化作用的产物。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涌现出掌握着巨大资本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同时,也出现了无产阶级贫困化。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剥削,允许两极分化,允许剧烈的贫富差距。本观点出自刘德著作的《财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