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639 1
2012-12-31
温铁军:共享生态农业互助网络 建设美丽中国
    其实我在想,人们要我来做大会总结,无外乎是把大家在这两天中讨论了但却没有答案的问题做一点解释。当然,我也并不是最有资格做解释的,只不过可能虚长几岁,跑的地方多一点,了解的情况多一点,通过比较所形成的认识似乎也就丰富一点,就想做几点归纳性的解释。
  第一,所谓有机农业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很多接受了更多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制式教育的年轻人,大家都会相信一个道理,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农民最终是要消失的,农村也最终是要变成城市的,人们甚至给它提出了很多很简单的概念,比如说要想解决三农问题,最终是要靠消灭农民来解决。这个概念我以前就碰见过,现在会场上来自加拿大的赵教授,上海复旦的吕教授,我们正好前几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一次国际会议上,议题就叫农民的终结,当然农民的终结是带引号的,并不是大家对此都认同,而是对此不认同。所以,人们开始讨论,难道主流做的意识形态化的归纳,真的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吗?或者是一个规律吗?难道真的说要想解决农民问题就得消灭农民,要想解决农村问题就得消灭农村,难道偌大的全球七十亿人口,只有靠城市化才能解决问题吗?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提法,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达到一百亿。有谁可以相信,现在七十亿、未来一百亿人口的时候全都是城里人,当然这是不可想象的画面。
  总之,我们得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经验看,农业、农村、农民将会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经济、自然乃至于大千世界方方面面的一个客观存在,怎么可能会终结呢?如果说不会“被终结”,那我们就得看,我们以往所相信的那种规模化大生产,到底源于何处?我在很多地方跟大家讲,其实在三十年代既源于美国的福特主义大生产,又源于苏联的斯大林主义大生产,尽管他们两者政治上对立,但在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基本方式上却是一致的。
  就像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的一个例子,先得说清楚亚洲是一个从来没有被彻底殖民化过的大陆,因此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典型的原著民大陆。我在很多国际交流场合都讲过这个道理:美洲为什么是大农场,或者前苏联为什么是大农场,因为是以殖民化为前提的,如果不把美洲原著民,原来的玛雅人、印加人、阿斯泰克人,大部分消灭,如果不把原住民的传统农业摧毁,怎么会有今天殖民主义条件下的大农场农业呢?难道这种殖民地农业会真正体现的是某种普世意义的关爱吗?难道他们会是生态的吗?是什么?难道是自由和公正?那更谈不上,实质是反人类的国家犯罪,所以大农场的前提条件应该说得稍微客观一点,应该把所有的浮光掠影抹掉,看到的首先是反人类犯罪,才可能有大规模的农业资源!但,麻烦在于亚洲大陆是一个农业文明延续了几千年的原住民大陆。
  因这种亚洲原住民维持的传统农业文明,养活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世界一半人口在亚洲,还没有被西方人大规模杀灭过,当然他们也来也杀过,只不过我们人太多没杀完了。因此没有条件形成那种殖民地才有的大农场。我做过大量的国际比较,发现那些大农场国家的原著民人口占比一般不到10%,以美国加拿大为例,你们在座各位可能有从美国和加拿大来的,认真看看吧:加拿大原著民占3%以下,美国原著民人口占2%以下,巴西原著民人口占5%以下,阿根廷原著民人口占5%以下,澳大利亚原著民人口占5%以下,中国却是原著民占100%,除非你有本事把殖民者再请来,把中国人这种原著民降到10%以下,才有可能成为大农场国家。
  我们有些激进官员讲,只有大规模农业才能解决农业规模效益问题,我不得不说:前提条件不具备。这个意思,难道听不懂吗?我问你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普通人,有谁听不懂?恐怕是个人就听得懂。我们稍微再多解释一点,殖民化过程中向外大规模移民的西方国家是现在的欧盟,欧盟现在平均农场规模是美国加拿大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欧盟国家因为搞不了大农场,所以只能搞有机农业、绿色政治。可为什么我们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关系层面,永远瞄准那些殖民化的国家考虑问题,为什么连欧盟、日韩的经验都不愿意考虑。在你们教科书有多少谈欧盟的,谈日韩的,更遑论谈中国台湾?你还有文化吗?难道你放弃了乡土文明还算有文化吗?所以我们有很多主流官员的主张,咋就透着一股没文化的感觉。
  亚洲大陆上,包括岛屿国家在内,你们也看得到唯一有大农场的国家在哪儿你们知道吗?菲律宾。菲律宾可是一个四百年殖民化历史的国家,因此他有大农场,什么道理呢?是因为外来殖民者不承认本地原著民有土地权利,外来殖民者从总督那里要一个土地证,原住民的土地就被殖民者占了。
  不仅我们国家不可能有大农场,亚洲没有被彻底殖民化的国家都没有大农场。现在日本农场平均规模两公顷,就是我们农民想象的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韩国平均规模不到两公顷,本国台湾平均规模也低于两公顷。所以亚洲即使实现了城市率超过90%:日本95%,韩国92%,城市化早都实现了,达到大农业标准了吗?没有,为什么这些基本的现象,我们的政策人员、理论家们,偏偏就看不到呢?我实在是不能理解。
  我也提醒在座各位,有些年轻人过来问我,温老师,小农经济什么时候能被改造成大农业。我说我看不见了,周老师刚才讲,不用CSA的模式他看不见了,我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对农民时代的终结这个现象恐怕都看不见。既然都看不见,为什么不现实一点呢?
  回到什么叫有机农业?我的两个学生石嫣、程存旺都来了,他们俩翻译了一本美国的富兰克林.金教授100年前写的书,叫《四千年农夫》,卖的非常好。
  金教授来到中国、日本、朝鲜,说你们搞了四千年农业土地仍然肥沃,属于循环经济、有机种植,而且种养业多元化,你们养这么多人,才这么少的地,这么少的资源,而我们美国人那么大的资源,才一百年就把土壤破坏了,这是他提出的一个比较客观的比较,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我们四千年都是有机农业!那么,什么叫有机农业,几千年的农业传统文明,中国人本来就是有机农业,难道还需要什么城里官员拍脑袋定标准吗?难道还需要什么科学家来帮你制定标准搞信息化吗?我们几千年来都是立体循环农业有机种植,体现的都是传统农业的正外部性,有生态功能、环保功能,我们原来的农业方式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现着十七届三中全会在2008年才提出的伟大目标。
  我们压根就是有机农业。之所以被破坏,无外乎这几十年产业资本大规模扩张,要到农业领域攻城略地所造成的后果。
  由此提出第二点,什么是造成几千年有机农业这种乡土文明传统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就是资本要利润,对原来构成有机农园的资源要素都私有化。例如,有的地方把水私有化了,到了大旱的时候农民还能有水用吗?不行,因为水资源被私有化了。农民不再是水资源的所有者。由于,大量农业资源离开了原来互相依存的主体,这是乡土文明和农业社会被破坏的本源。
  这种情况下,当有人想搞有机农业的时候,如果张三搞,李四不搞,王二麻子也不搞,那你也根本搞不了。
  为什么我们昨天晚上开会一开始我给大家讲了一下乡建工作的过程,为什么我们开始下乡要想尽办法帮助农民形成合作社?因为,如果大家不联合起来,如果是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分散状态,你说哪个户搞了有机农业,我信吗?什么叫有机农业,几千年的乡土文明依存的村社共同体,本来就是有机农业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农民本来就是循环经济,村社经济本来就是多元的,中国人本来乡土文明就是这样。
  接着说,什么叫破坏有机农业,恰恰就是那些搞标准化的利益集团。例如,现在很多企业说我要用企业标准来搞生态农业、形成有机农业标准体系,然后让国家承认……我不知道他有多少钱,但总之这又是一个交易。因此说到这儿的时候,我要讲的第二条,批评的就是现在仍然在左右着各种所谓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等等这些“化”的各大资本利益集团。对这些利益集团的作为,也只能是点到为止。因为,我也无力应对,人家的嗓门、公关能力、与部门的交易能力都比我强,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老师,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你们对这些问题完全不了解,你们只能困惑着。
  第三要说到我们的希望,我们应该寄予希望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产生。
  这次十八大和上次十七大相比,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见过的词出现了——美丽中国。我为什么说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新一届领导集体,你们刚才看到短片介绍的时候,看到有一个身影在河南南马庄的综合性合作社,那是习总书记2009年去南马庄参观。南马庄是一个综合性村级合作社,2004年由农民组建的,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具体我们不讲了,总之他是肯定综合性合作社的。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深化农村改革的第一条应该是发展综合性合作社,并且要充分尊重农民作为农村中的各领域主体的地位。不仅仅只是经济领域,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农民都是主体。我们应该积极地把这个主体地位确立起来,应该帮助农民发展综合性的合作社。尤其是要把它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我们说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最大一块是美丽乡村,而美丽乡村也是从2005年前后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兴起了!因此我说,这一次体现的是执政党的学习能力,他能把这些新鲜经验都接受过去,提出一个新的引领性概念——我们说十七大的不同是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大从来没有见过的概念叫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当然包括人的美好的心灵,包括人的美好的行为,包括我们历史上传承过来的优良的品德,包括生态文明所内涵的多样性,那才是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果我们的复兴靠的是污泥浊水,哪怕复兴到GDP排名多少位,哪怕排名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美丽中国、美丽心灵,这本身就应该说是一个具有最高审美意义的目标。
  最后提一句,其实昨天石嫣在这儿做演讲的时候已经提到了:日本农民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制定标准,因为日本农户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历史上就是有机农业。我们只要保证每家每户既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我们也保证每家每户不拥有那些东西,那么我们就是有机农业。政府不要给我们农民搞有机标准。日本农民这个提法是有道理的。我在第一天大会上说到了,农业是一个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高度合一的领域,因自然的千差万别而使农业不仅千差万别而且是时时变化着的,你拿什么标准来管控农业?怎么来规范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它就是一个自然过程!
  当然,我知道其实在日本农民中间也有很多人做过那种有机农业标准化的努力,比如,我曾经访问过一个日本农户,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东京农学院毕业的,两个儿子起头做了一个ISO4000的有机认证标准体系,但这个只是生产过程的技术流程,真正对产品做监测这个还有难度。
  大家这两天很多讨论,我归纳一下大体有三个问题,所以我就做这么一个算是解惑答疑的总结。
  最后说点总结必须提到的话,这次我们第四届CSA大会和前三届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这一次我们形成了生态农业互助网络,这个网络不仅是互助性的,而且是参与式的平台,得到了大家相当踊跃的响应,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组织各种各样的讨论,能够推进四大原则,对于这四大原则,刚才听有人说标准的时候,我老是在琢磨,什么标准适用于解释关爱?关爱是什么指标体系才能证明?如果说健康,也许有一套医学的标准,但医学也只能解释人体的20%,其他80%还不能解释,怎么拿它来定义健康?再如生态,本来就是多样性的内涵,应该怎么定义,拿什么指标来衡量生态?更何况公平?那是一个良心事,良心怎么指标化?公平怎么指标化?
  所以在这些事情上,各位,五千年来我们祖先留下的农业文明,不能被我们这一代人这么容易的就糟蹋了,希望大家不忘我们的根,于是乎,就有这一次强调的乡土文化方面的一个活动,大家要“爱故乡”,它本身是寻根的,在这种活动中,我们也希望都能看到大家广泛参与的身影。总之这一次的不同,在于提出了两个新的活动,这两个活动我们认为它对于下一步中华民族文明的伟大复兴这个梦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我们体现生态文明也是积极的。对于美丽中国这个新的概念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谢谢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9 14:31:58
农业一开始肯定是有机的,古代上哪儿找化肥、农药去。问题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养不活那么多人,不能适应人口增长,也就落入马尔萨斯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