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54 11
2013-01-03

谁拥有春节回家的权利?

李俊

   谁的产品谁定价,这是一个正确的常识。可是触及到民生时,产品的主人就失去定价权,而ZF就顺理成章出来干预。对于价格管制,本质就是对产权的侵犯,比如限制了收益权和转让权。火车票定价之所以成为一个争议问题,那是铁路市场是国有垄断。

   要知道,回家过年是商品。很多人选择购买火车票方式实现回家过年,但是拥有这张火车票并不容易。特定时期,回家就成为昂贵的商品。想回家过年的人特别多,然而回家的名额却是有限。

如何分配火车票?比如有100人想回家,但是只有50张火车票,那么如何决定其中的50人获得火车票?这里的竞争规则有很多种,这包括抽签、排队、资历、投钞票等方式。如果采取抽签方式,那么谁的运气好,谁就可以回家。如果采取涨价方式,谁出价高,谁就可以回家。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不管什么竞争方式,只能让50人让回家,另外50人注定是无法回家。

   既然无法让所有人都可以回家,那么只能采取一种有效的竞争方式,从而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很多人把一票难求归咎到黄牛党,同时相信打击黄牛党就可以缓解一票难求。事实上,黄牛党并不是造成一票难求的原因,而是一票难求导致的结果。客流暴增与火车运力不足导致僧多粥少,这就是造成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当供需不一致时,解决的办法无非是:第一是使供给增加,第二是使需求减少,第三是同时进行两个过程。因此,要解决一票难求就是要增加火车票供应,同时使火车票的需求减少。要是没有从经济学常识出发,实名制、还是其他方式获得火车票,都对解决一票难求是毫无意义的。

要解决一票难求的现象,就必须明白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多人想顺利买到火车票,同时又想价格很低,这是不可能的。要想马跑得快,同时又不想给马吃草,这有可能吗?人们获取资源永远都有代价的,即使供应者免费送出,需求者间的争夺也不会停止。一个有钱人突然说,拿出1000元送给一个人。要是他送给一个美女,就是以外貌作为竞争的代价;要是他送给最好朋友,就是以感情作为竞争的代价;要是他送给高考状元,就是以分数作为竞争的代价。因此,不管火车票价再低,即使免费送出去,乘客付出的“总代价”不变。

要是火车票价格低,同时也可以顺利买到,就没有必要存在提价的争议。现在,低价火车票出了很多问题,正如薛兆丰说的:“火车票价不够高,其经济之恶,是那些用于排长队、拨电话、托关系、找黄牛、扫黄牛所耗费的努力,数以千万人的精疲力竭的努力,从整个社会上看,是被白白消耗掉的。”人为压低价格,必然导致短缺,这是不可能否认的。车票价格越低,需求就越多,因此就有更多人竞争一张火车票。这样,低价火车票就不等于低价格获取,甚至付出代价是沉重的。

低价火车票并不能解决所有人回家的问题,反而不利解决。要鼓励铁路部门提供更多火车票,必须提高价格。火车票价格过低,必然让它们消极对付春运。春节期间,这么多人都想回家,必然提高回家的代价。压低火车票价格,但是这么多人要抢购火车票,真实价格必然不会改变。过低价格火车票并不能让人们低代价回家,而是改变人们回家的竞争规则,这不仅在价格方面竞争,还要排队、托关系等方面竞争。

其实,火车票可以定最高价,实现淡季打折。这种做法是完全符合经济规律,从而让资源得到有效使用。淡季时,火车票应该降价,达到鼓励更多人出行。现在,火车票在忙时、闲时都是一个价格,这是严重违反经济规律。那些没有读过书的农民都懂得供求原理,他们告诉我,挑菜到市场上卖,菜稀缺时可以卖一个好价钱,而菜盛时只能卖贱价。为何我们的管理精英却不懂?淡季时,很多列车的座位率是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何不可以降价刺激需求?

同样,在春运时,提高价格可以抑制需求。有人强调中国人重视春节、一定要回家,即使票价再高也要回家,所以提高价格不可能抑制需求的。其实,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让他们回家代价足够大的,我想他们一定会放弃的。退一步来说,安全比团聚更加重要。低票价实际上向他们发出错误信号,而最终导致公共危机,2008年春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要说春节非回家不可,不要说留在他乡过年就如何惨,难道真的是不计成本选择回家过年吗?我看未必。那些在海外留学的中国人,有多少人是回家过年的?难道他们不想回家吗?当然不是,而是回家成本太高了。

任何一种产品价格过低,黄牛党就必然应运而生,而且驱之不去。飞机、高铁、汽车等运输工具,就没有出现黄牛党现象。相对普通火车票的一票难求,高铁却是上座率不足,这是什么原因?道理很简单,就是普通火车票价格过低,自然就把黄牛党邀请过来。

火车票春运应该涨价,淡季应该降价,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正如薛兆丰说的:“任何商品,因为人们的需求没有止境,所以只要价格过低,就会出现短缺。消除短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价格提到足够高。”因此,解决春运火车票问题,别忘记了最基本经济学。

向大家推荐李俊著作《为什么剩女不结婚》
















既然来了,就请您多看几篇。欢迎您继续阅读李俊的文章。  















通胀将会卷土重来
中国地产逃不掉泡沫
人口多反而有利致富

鄂尔多斯“鬼城”将何去何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4 16:40:53
这个问题,每年都在讨论,实际上我们按照市场规则,自然是价高者得,但我们也有特殊的情况,即非市场化的部分。铁路运输显然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如果单独从产权理论来说也未必说得通的。
比如文章开始说的:“谁的产品谁定价,这是一个正确的常识。可是触及到民生时,产品的主人就失去定价权”,这句话是没有错。但反过来想,国有企业的产权又是谁的呢?如果真要谁的产品谁定价,现在的价格管制不就是“人民”这个产权人在定价了,试想全国人民都在要钱涨价,就一定会涨价。
我这样说并非抬杠,实际上虽然产权是“国家的”,但产权并不明晰,因为不明晰,就具有“公地”的性质,这个公地的性质下的低于市场价后就会产生租值耗散。或所谓的公地悲剧。本来国家管制价格是给老百姓以福利(铁路亏损国家填补),却到了老百姓那里被耗散了。
说道耗散,我们自由市场主义者可能又过大的夸大了排队现象,据我所知,排队是有,但并非那么严重的。如果排半天可以获得低于市场上百的票价也值得的。
同时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市场因素,我们说价格起到资源调配的作用,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格上涨会使生产者加大生产,提高供给,同时,价格上涨可能使消费者选择其它的替代品。就这个目前这个铁路环境而言,两条路并不那么畅通,其一,铁道部一家独有,或不存在竞争,铁路公司作为一个“自私”的公司,他的目的是最大利润,而不是最大客运量。如果在不提高营运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大利润,他为什么要提高营运量呢(这与有竞争对手不一样,你不提高运营量,别人提高,你就会失去客户),为什么会出现或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铁路需求是“必需品”,或有刚性需求,这样的商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价格上涨后需求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至少不像奢侈品那么敏感。
第二,人们除了火车,替代工具很少,飞机和汽车均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于是,价格杠杆在这种垄断行业失去了作用。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涨价的问题,而是解除垄断的问题,垄断解除了,自然就涨价了,而且价格说不定还更低,为什么?贪污少了。或贪污的公司就倒闭了。垄断解除的程度也决定价格管制放松的程度,比如民航,机场基本是国家的,其价格也受到了管制,但整个民航票价,却是自由竞争的。不存在涨价不涨价的讨论。
真正的租值耗散的罪魁祸首在垄断,不在价格管制。为什么国家不管制卫生纸价格要管制火车票,不会是因为管制难度的问题吧?价格管制是对一家独有的国企的一种纠错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16:53:29
为了说明“铁路公司作为一个“自私”的公司,他的目的是最大利润,而不是最大客运量”,我可以列举一个电影院的例子,在电影院,如果不是遇见很少的大片,影院的大部分座位都是空的。你说为什么老板不降低票价多让几个人进去看电影呢?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座位空着也是空着,增加一个人的边际成本为0,但收入却是有的。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因为菜单费用、讯息费用的存在,影院的售价都是一样的,虽然会员、网上订票可以以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但同一地方,同一售票方式票价需要统一,否则可能别人会“等到”你降价再买,或引来舆论和信誉危机。于是我们可以做两个计算:
昨天票价100元,有30人购票,收入3000,今天票价50元,有40人购票(刚好满座),你看,老板是不是会选择100元票价的方式,而宁愿空着一些?虽然从社会总体效率来说,前一种方式的效率低下,有浪费。但作为产权私有的老板这样做却无可厚非,因此没有人谴责电影院,你丫宁愿空座位也不低价卖给我。
但如果这个影院是ZF的呢?ZF可以通过“民意”的方式要求降价,以达到基本满座,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当然具体的火车票的问题,不是满座不满座的问题,而是,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不可能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运输资源,虽然价格管制存在租值耗散,但这个耗散并不是楼主说的那么严重。就如我们现在的许多公交系统,基本都是低于市价的。为什么要低于市价,根本原因还是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加大私车的成本,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公地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21:39:32
分析的很有道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5 00:19:48
昭文 发表于 2013-1-4 16:40
这个问题,每年都在讨论,实际上我们按照市场规则,自然是价高者得,但我们也有特殊的情况,即非市场化的部 ...
   你分析很不错,有一部分观点,我还是同意。但是对于夸大排队这部分,我是不同意。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讨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5 03:00:10
回家是政治权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