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664 0
2007-08-03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引发一片恐慌,逼得发改委不得不发布紧急通知,布置抑制物价的五条具体措施,而加息与提高准备金率也无不剑指投资与出口。

  在此关键时刻,人们有理由指望资源、能源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起到平抑物价、稳定民心的扛鼎作用。但我们再次见证国有垄断企业公益性的缺失,继石油巨头提出成品油涨价要求之后,电力企业也向发改委提出涨价申请,这不过是它们一系列在市场化名义下申请的其中一次,但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由资源、食物引发的全面通胀的巨大威胁,因而显得格外扎眼、格外不得人心。

  从目前来看,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公益性质在减少———即便还保留了一些,也是行政强力压制下的产物———而市场竞争主体的身份在加强,国人一再听到中石化等企业位列世界五百强,与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大企业并列的喜讯,也一再尝到经济被垄断企业绑架后,上游产品涨价没商量的苦涩。这些企业一方面在为生产链条上下游企业的亏损而抱怨不休,另一方面却神奇地屡次被评为亚洲最赚钱企业,向国外投资者大派红利。

  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只能进行外界约束,但并非行政约束。以民众的代议制权力约束无限膨胀的垄断权力在人大财经委之下设立能源委员会、金融委员会等,在关键时刻及时举办听证会,并及时地公之于众,形成各方合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才能从根本上改观。(南方周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