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目设计本身有问题。第一,我们说的GDP是指一国的产出能力,是一个结果。而消费者的消费则是对产出的利用。要影响,也是影响将来。
人们对劳动成果的使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消费掉(消失了,消灭了),一个是用于再生产,前者是消费支出,后者就是储蓄(由银行转化为资本进行投资)。
我们说到底多少劳动成果用于投资,多少用于消费,完全取决于市场,当这个社会投资需求增加时,资本就会显得短缺,资本利息就会增加,边际上人们将存入更多的钱而减少消费支出,反之利息会下降。如果资本家对市场的期望高过了预期,就会产生投资过热,大部分资源流入再生产环节而产生消费不足,消费不足就会影响投资收益,这时资本需求会下降,导致利息下降,利息下降又会诱发人们消费而不是储蓄。
这就是市场对资源的调配过程。
具体到本例,但人们倾向于“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来自于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投资需求增加导致的利息增加,人们愿意存钱,一个原因是人们对未来的政治、社会不看好,增加了对未来保障的担忧,考虑到没有其他的保障体系,人们加紧了储蓄。两种储蓄都可能发生资源转移,但他们到底是对GDP有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题中的储蓄S是什么东东交代不清,是居民存款总额还是什么?
学府派的实体有时很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