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新战场王伟|文
获奖理由:一家非常勇于创新的公司。率先和阿里、腾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信息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处理,并结合移动端将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除此之外,凭借强大的IT系统,平安保险在电子商务上的实践也非常成功并领先同行。
金融巨头中国平安越来越将目光瞄向了用户数越加庞大的互联网。
2012年8月,在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马明哲就透露将与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CEO马化腾在上海成立合资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这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股权构成中,阿里巴巴持股19.9%、中国平安持股15%、腾讯持股15%,携程持股5%。
中国平安一位高层在今年10月曾经对媒体表示,“监管层对新公司的模式比较肯定,相信获批的可能性较大。”
众安在线财险最大的特点是,除注册地上海之外,全国均不设任何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服务。产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和基于物联网的产品。比如虚拟货币失盗险、网络支付安全保障责任险,甚至还有基于语音技术的保险保障服务。
近几年,保险公司在网销渠道竞争激烈,但网络更多只是充当卖保险的渠道之一。而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则表示,希望新公司有所创新,创新不仅体现在销售渠道上,而且延伸到产品研发。“互联网上很多交易金额很小,出保单并不够,有些网络游戏有一定价值,网络上的虚拟价值是存在的,‘地面’的保险也可搬到‘网上’。”
据接近马明哲的管理层透露,今年马明哲制定平安集团新战略是“合理增长、优化结构、部署未来”。投资众安财险属于部署未来的范畴,在淘宝销售额破万亿,连上线不到两年的微信用户数都已超过两亿,互联网用户数和经济规模都迅速膨胀的背景下,抓住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无疑是中国平安面向未来的部署,众安财险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也只是中国平安进一步融合金融与互联网的第一步。
事实上,中国平安在战略上的“激进”是靠着2012年良好的业绩做基础。
10月30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160.85亿元,同比增长10.8%。综合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都有良好业绩。尤其是在保险行业较为困难的背景下,这一增长超越市场预期。
与A股其他3家保险公司3季报相比,凭借综合金融的独特优势和保险业务的稳健发展,中国平安再次成为行业翘楚。而受累于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另外3家业绩承压,前3季度报告显示,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双双陷入泥潭,净利同比跌幅均超55%;新华保险情况稍好,但同比仅微增2.42%。
报告显示,平安寿险业务前3季度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575.68亿元。其中盈利能力较高的个人寿险业务实现了规模保费1387.09亿元,同比增长9.8%。依托专业化经营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平安财险业务前3季度继续保险增长势头,实现保费收入738.87亿元,同比增长20.0%。
前3季度,平安的银行业务为集团贡献利润52.46亿元,占全部利润的1/3左右,银行总资产近人民币1.5万亿元;存款总额达人民币9,353.97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9.9%。
平安投资系列也同样有良好表现。截至第3季度末,平安信托信托高净值客户数已超过1.7万,较2011年末增长33.6%;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2,315.15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18.0%。平安证券亦斩获不菲,前3季度成功完成16个股票项目和31个债券项目主承销发行,累计承销家数均在市场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