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在…冰碎 发表于 2013-1-23 22:55 
I think the selfish is the basis of all the activities of the people . such as the laziness ,which ...
人的三大基本欲望是食欲、性欲、求生欲。自私可以说成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基础,但不能说是一切行为的基础。
楼主上面给出那例子,和最开始说的换位思考可不一样。
换位思考是非常直接的,对方效益增加,我效益就增加。
但栽树这个例子是说从别人感谢中获得愉悦。反过来,别人不感谢,个人效益就无法增加。这是施恩图报,并不能算人性变得伟大,只是多了一层柔和的演示,并有可能起到一些积极的社会作用。
这还是种自私行为,暗示你种了树,别人就必须感谢这一假设。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对方因你种树的正外部性获得效益,那他就必须拿出一部分作为报答,以感谢的形式归还于你。
把两种情况量化一下:
基本假设:消费者 i ,商品X,Y,相同效益函数Ui=U(xi,yi)=Xi+Yi, i=1,2,... xi,yi代表消费者 i 消费X和Y的量。
1.换位思考
看消费者 j ,原本效益函数是Uj=U(Xj,Yj)=Xj+Yj
加上换位思考假设,也就是考虑对方,那Uj=U(ΣXi,ΣYi)=ΣXi+ΣYi。
2.种树
先得说,种树不能看做是投资,因为投资不带来效益。只有消费有效益,所以假设种树是消费。
假设商品X的消费会造成外部性,使其他消费者获益,并且其他消费者必须想获益的一部分 a ,返回给X商品的消费者,那也就是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X时所获得的效益不只是Xj,而是Xj + aXj = (1+a)Xj
效益函数
Uj=U(Xj,Yj) = (1+a)Xj + Yj。
对于第二种情况,算是效益函数的一种变形,原本的一些有排序性质的结论应该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第一种情况,很多结论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帕累托最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