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925 1
2013-01-26
政府必须减少审批 再批下去要出更大的问题

2013012612:13来源:凤凰卫视

1月25日,凤凰卫视《财经正前方》独家专访首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采访中李荣融对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国企改革发表了意见。他表示,下放审批权限或者减少审批,是必须,再批下去还要出更大的问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芳:您为什么觉得现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政府职能需要改变呢?

李荣融(中国首任国资委主任):真正了解市场的是企业,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很重要的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刘芳:减少一层审批的话,也等于减少了政府的一层权力?

李荣融:今天不是你愿意不愿意,所谓下放审批权限或者减少审批,是必须,再批下去还要出更大的问题。

刘芳:您觉得今天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是站在公平的竞争的平台上吗?

李荣融:逐渐在公平,只能这样。

解说:专访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财经正前方》正在播出。

刘芳:有关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内容,我们已经谈论过很多,应该说今天的中国毫无疑问,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对于中国接下来的30年,越来越多的人寄望于改革红利,虽然人人都希望改革,明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道理,但是真正做起来也困难重重。李荣融,中国首任国资委主任,2003年到2010年期间主政国资委,曾经为央企设计了一系列加减法,在他的任内中国的国企告别了亏损低效的历史,却也迎来了暴力和垄断的新批评。自2010年卸任两年多以来,李荣融持续对中国的制度进行反思。今天的《财经正前方》,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一位首任国企掌门人,畅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企改革。

好久不见。

解说:李荣融,中国第一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主任,主政国资委超过7年。2010年卸任后,受聘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天津大学教授、管理与经济学部名誉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作为政府高层,他对中国当下面临的改革,有自己的见解。

刘芳:首先谢谢李荣融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看到从十八大过后的这一段日子里,其实很多人一直都在呼吁,中国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样社会上的呼声特别特别多,特别的强。您作为中国政府内部的人,应该可以说是从核心在观察中国政府的职能,您为什么觉得现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政府职能需要改变呢?

李荣融:从我们自身说我们的经济总量,我们进出口贸易总量都列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是第二。同时你看这个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包括信息的全球化,这也不是十年前。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个人看,它就不断在提示我们,我们应该做出变化,来适应这个环境也好,我们自己也好,所发生的变化。因为这个不适应,所以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身就提示我们,就是这套管理构架需要做调整。

刘芳:您所说的许多问题,最突出的一些包括什么呢?

李荣融:这么大的总量,你还是用老的方式生产,许多人都担心,包括我们自己都担心,怎么能够可持续呢?全球有多少资源给你消耗呢?另外你看看产品质量问题,也是经常可见。从奶粉开始,包括现在的水,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在提示政府,就是我们的构架不适应这样的变化。

刘芳:产品质量的问题,您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那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整个社会的诚信的问题,但是您觉得这些问题,其实都和政府的职能有关,为什么?

李荣融:我经常喜欢比喻就是,我们的交通管理。政府要做的不是去管每一辆车,每一辆车它走什么车道,走什么速度,这是开车的人去做的。而政府更重要要做的是,你要把游戏规则制定好,你交通规则是你要制定,道路你要去修,对不对?然后更重要的是规划你要规划好。到底什么车上高速公路,什么车上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你要有个规划。然后你要组织大家按交通规则走,因为我们的目前是要提高安全行车的效率。我们现在有很多做的是管住车,你管得住吗?现在的车辆跟十年前不好比了,车的类型、车的车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你弄得清吗?真正了解市场的是企业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很重要的是吗,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我要给的是公平竞争环境,让资源自己去流动,按市场这个方向去流动,它会流向效率高的。那么现在我们必须要改了,不改不行。

解说:李荣融认为,目前政府部门的监管,已经无法与经济庞大的总量和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刘芳:很多人都说其实现在中国的资源配制,相当一大部分的权力都还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政府管得太多了,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李荣融:我认同。因为你就看我们这个效率比较低的、比较乱的这个行业,可能大部分,原因在哪?就是市场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按理讲市场的资源,应该向运行效率高的企业,往那个方向流这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靠什么,我们很多是靠审批来解决,所以我一直对审批是有我的看法,就是审批效率可能是最低的。审批是不得以的办法,而更重要的是,审批的目的是为了要不审批才对。现在我们审批可不少,你别看私有企业难过,他们跑项目可能,也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那我们国有企业跑项目,那更难,是不是?因为管的部门多,管的越多效率越低。

刘芳:您觉得政府愿意踏出这一步吗?

李荣融:不是你愿意不愿意,而是必须跨出这一步。因为这十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上,那是有代价的。就拿钢铁行业,你想想,一边喊调整,一边是往上升,真正好的技术,说良心话没有得到很好应用。现在国际竞争不是你说竞争不竞争,就在你门口竞争,是不是?还这样高消耗生产这点产品,没人支持你了,你也支持不下去了。所以今天不是你愿意不愿意,所谓下放审批权限或者减少审批,是必须。再批下去还要出更大的问题。理由一条,审批人不承担责任的。你说今天产能钢铁搞到十一亿吨,谁负责?没人负责。审批的人有责任吗?找不到责任。

刘芳:为什么可以审批的人不负责任呢?

李荣融:这个就是我提出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改在责任上,审批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这样我相信会大大减少审批,你像现在企业你要做个决策投资,我们有规范董事会的话,那都是票决制,你个人要承担决策的责任的。那它去审查这个项目,不是研究可行不可行,可批不可批,它很重要是研究风险在哪。你只有看到风险你才能防止风险,审批容易出腐败,有些为了批准这个项目,那不是少数,最典型有的省交通厅厅长已经倒了四任了。那也都在这个体制下产生的,权力高度集中,审批就是一支笔,那不攻你攻谁?

刘芳:您觉得落实审批有责任这件事情困难吗?如果不利用外部的监督的话,政府内部可以做到吗?

李荣融:你说得完全对,我认为很重要就是阳光下运作,像我们国资委外事出国审批,几乎全透明。程序就到你刘芳手上两天,它网上都能看到,两天为什么不出来你要有原因,你两天过了到我手上了我两天,我为什么不出来,你也要告诉回答。那这样我认为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就暗箱操作的东西会大大减少,所以我就说提高运行效率,政府要承担责任,要落实责任。同时这个责任是要在阳光下监督,不是我监督你,你监督我,所以现在舆论也好社会也好,这个监督我认为是促进政府提高效率,也是促进我们政府落实好自己的这点权力。

解说:政府的审批制度影响到的不仅是民营企业的经营自由,对于国企来说,同样需要面对政府的干扰。

刘芳:很多人会觉得国企现在掌握的资源是最大最好的资源,为什么国企办事您觉得也很难呢?

李荣融:我手上有一个数据是冶金钢铁协会的,那一顿钢的税费率,一吨钢交的税费,交的最多是鞍钢,鞍钢一吨钢的税费负担是324块(元),我们一般的民营企业100块(元)左右,最低的一吨钢只有35块(元),也就是说相当于我们鞍钢的十分之一,所以根子在这,你同样要收324块(元)的话,那相当一部分都得关掉,为什么?因为现在我们的税制,地方政府跟这些企业它是包税制,一年你交个十万就行了,那么对于这个地方来说,原来就没税收,你来了还交我十万呢,那当然挺高兴,所以弄到后来就有点很尴尬,就是说效率高的质量好的倒反而要关门了,一般的不够好的它倒活下来,活得挺好。

刘芳:钢铁行业的这个问题,正如您一开始所提到已经存在了好长好长时间了,大家觉得钢铁行业需要进行整理、整顿和改革也说了好长好长时间了,阻力出在什么地方呢?

李荣融:还是利益,因为现在地方政府要想有更多的收入,它要搞政绩的话,它必须搞企业,因为搞了企业你地方企业的营业税、增值税,税收它就增加了,所以前面举了例子有的钢铁,你明明知道是落后的,就在你这个地方开厂,你为什么同意它,那我这个地方落后啊,我本来什么都没有,人家毕竟愿意来了,有点污染就污染吧,毕竟税收还给我了,所以调整改革说真正要下大功夫的,我认为是税制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7 23:25:32
这个采访我看完了,他还是没有回答核心问题,对于国企的行政垄断到底该走向何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