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规划同样是具有这么几个要素: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包括实现方法和措施的设置,后期的可评估。
为了简便起见,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制定一个系统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设定需要综合企业和外部的环境因素来设定一个企业能够达到的目标,可参考的因素有:市场和用户、竞争对手分析、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企业的长远目标与发展方向、潜在问题与风险分析、企业战略整合等,可使用的常见方法是SWOT分析。
二是:战略目标可评估和战略目标执行结束后可考核。这个阶段的评估是在规划制定后评估其目标、方法、措施是否可行,尽量增加可执行性的权重;可考核是确定对规划执行结果的梳理,是对员工工作的考核,也是看那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下次规划和执行提供依据。
三是执行。也就是你上面的说的如何开展战略规划,执行是很重要的阶段。战略规划的执行工作比较广和操作性,首先,要抓好三个核心: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
人员流程首先要准确而深入地评估员工,并有一个鉴别与培养人才的体系,以适应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能够做到这些必须从重视人才开始,将人才的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不只是利润指标,就像你能把员工的工资增长作为企业竞争的战略目标,工资不是“成本”,而是你为了更好回报的投资而已。当然还包括为你人才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与积极的职规划等。总之,要想拥有好的执行力,就得先回报好你的人才。
战略流程也就是上面说的战略规划,在制定战略时,不能只有长期的目标,必须有详尽的短期计划。且做了大量分析,遇到某种问题该如何解决与调整。当然,这种战略必须达成共识,在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并且做了大量的宣传。
运营流程即战略目标的具体分解,详尽的计划加上积极的行动才能保证战略的落地。这当中包括了企业关键的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现金流、市场占有率等。美国哈佛教授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划分卡就是一个有效的战略执行工具,它包括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项指标。
其次,战略规划的过程控制。目标执行不一定马上见到成效,需要一个阶段之后才能看到结果;所以,要区别哪些工作是偏离目标,如果偏离要及时纠正过来;又不能错误的估计正确的执行。管理最忌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