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353 13
2013-02-0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在这个文件中首次提到了“家庭农场”,并且鼓励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


本人不知道这个概念是谁提出来的,出台的目的是什么,他有没有搞明白什么是家庭农场。


从现有的文件看,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家庭农场,但依据现有的信息判断,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基本上毫无意义。


要弄清楚家庭农场是个什么东东,就需要比较几个概念:

1、“家庭农场”与“家庭经营”:仅仅是规模大小不同吗?如果是,那么——

2、“家庭农场”与“大户”:两个概念在一块出现,应该也所区别,仅仅是因为家庭农场需要注册吗?如果是,那么——

3、“家庭农场”与“商业化农场”:二者都需要注册,区别是什么呢?仅仅是家庭农场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吗?那么——

4、“家庭农场”与“家族企业经营的农场”:家族工商企业经营农场,并且以家庭成为为主要劳动力,二者还有什么区别吗?仅仅是因为“家庭农场”的主人是农民吗?如果由此认为“家庭农场”是一个新概念,那么农场的注册就应该很重要了。可是农场的注册和农户的“天然”注册有什么实质区别吗?无论是家庭农场还是农民,其经营的土地都是不能作为破产清算标的的。

由此看来,“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在理论上毫无意义,仅能看成是某些人追求决策影响力的一个工具而已。

非但如此,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很可能会引起实践中的混乱。

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在根本上否定了农户作为经济单位的合理性,好像农户经营的土地不是农场,这个认识不但无知,而且会成为地方ZF通过强制力推动土地集中的借口。这样的事情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出现。今天和某省财政厅某位主管农村综合改革的领导座谈,从他口中听出了“大干一场”的渴望,恨不得明天就在本省实现大规模集中经营,完全不了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中央领导班子将要调整,好多地方的农业改革决策者们都希望在新领导上台后秀秀拳脚,都像整出点动静来,且不知这样的政绩渴望带来的往往是农民利益的损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2 21:33:05
今天几个人的座谈火药味蛮重,我很难想象如果那位连社会产业结构转变基本规律都不懂的处长真的掌握了农村综合改革的决定权,中国将会出现什么问题。今天开会时很激动,说话毫不客气。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能为了让自己发出声音就要胡折腾,改革要找准方向。

    好在中央层面的决策者还是很清醒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几个人主要领导和农业部的领导从来没有发出过类似的无知言论。只有那些不搞农业经济研究但在农业政策决策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还想瞎折腾,这些人主要是财政部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的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原本是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取消农业税以后这个部门就应该解散的。可是一些人不甘心失去发言权,鼓捣出一个综合改革办公室,还是设立在财政部。这些部委干部,大学毕业就进机关,没有基层经验,调研走马观花,听听基层官员扭曲的汇报,好像就真的了解了现实。 一批不懂农业,不懂农村,不懂农业经济的人还想主导农村经济改革,这才是中国决策者最大的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 21:57:54
这个在这特点的历史背景下愿闻其详。简单的概念意义不大。出台一个政策必定是各方妥协的产物。有其历史和现实的背景。愿楼主多加披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3 11:15:03
西风起 发表于 2013-2-2 21:57
这个在这特点的历史背景下愿闻其详。简单的概念意义不大。出台一个政策必定是各方妥协的产物。有其历史和现 ...
曾经参与过一些问题的讨论,各个部委之间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宣示自己的存在。
更让我受不了的是一些学者削尖了脑袋想进入决策者视野,搞出一些新概念、新思路,实际上连自己都没思考清楚,也不管其适用性,只要领导批示了就行。这些人和那些挖空心思想闹出点动静的官员一拍即合,好多愚蠢的政策就是这么出台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能繁母猪补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7 22:18:27
请教楼主,我是非农户口,我买了几亩耕地,准备自己种东西,现在要对土地确权,确权会记到我的名下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8 13:35:33
首先要确定土地能否自由流转,是在村集体内部流转还是刻意在不特定对象间任意流转。
只有把这个问题高明白了,才能揣测概念提出者的真实意图。
其次是要搞明白是“家庭的农场”还是“家庭式农场”
个人的理解是:
通过“家庭农场”的概念突破集体土地所有制这个宪法上的限制,为实现土地私有制制造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