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899 6
2013-02-02
     作为刚刚步入学术圈的一个小虾米,众多揭发和披露各种学术造假或抄袭的消息,让我等深感圈内空气之污浊。要么国内相互抄袭,要么数据作假,要么国内学者将外文期刊上的文章译成中文版在国内发表,这些是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每件事情深究起来,对于真实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最终处理结果怎样?是否当事人最终真的承担起了责任?其中也不乏因利益分配不均或进行个人打击报复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最终谁是真正的受害者,双方当事人是否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或赔偿?这些事件,仿佛少有下文。
     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通过期刊检索、数据论证等发现,现在有了查重、记录检索次数、将学术不端者拉入黑名单等防范措施,也有相关的学术道德规范。但是所有学术不端行为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是某些人受不了利益的诱惑,还是由于个体受制度环境的驱动?
     大家都说国内垃圾论文年产量一直在攀升,这让我想起了一种伪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国内学者将国外学者或者某些国内学者的研究模型拿过来,随意(我是说从文章中看不出作者替换这一变量的真正用意)换个变量来检验,这些论文有什么意义呢?这也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不被实践家所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既然进入了这个圈子,遵守合法的游戏规则是个人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我等只能严于律己,修身而后齐家。有人说,论坛内多数都是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或学者。但是,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之间一定是必然联系的吗?从各种发帖或回复言论便可见一斑,或从众,或随兴,真是人言可畏!
     初入此坛,以上仅一己之见。你愿或不愿,砖就在那里,看官均可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2 20:02:28
说中了当今社会学术的现状~~~~~不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 20:03:23
赞同,做好自己就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 22:06:25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 23:4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3 00:07:37
说得好。当前我们的学术氛围的确有待净化和提升,比较怀念我们的前辈那些年代,做学术的能真正扎实搞研究,能真正出成果,不像现如今,大多数在“拼凑研究”,追求短期效益,专注于个人利益,功利心太重…这种情况,我们的一些体制也难辞其咎,学术评职称、晋级,讲究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论文、著作的数量和核心刊物的数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