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737 0
2013-02-03

中国货币存量世界第一
      

       以前只知道美日量化宽容货币政策怎么怎么,后来看到了人家说真正开动印钞机马达的是中国,这个数字太夸张了!美元作为世界性货币,可以将货币增发带来的副作用扩散至世界,但是人民币增发的副作用只好我们这些大国小民来承担了……

广药加多宝之争
         说实话,以前对王老吉很认可的,虽然自己喜欢农夫而不太喜欢王老吉,但毕竟对其能在百事和可口可乐的合围之中杀一条血路,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坚守民族品牌很是赞赏的。可是,一场广药加多宝之争,把王老吉这个品牌大好前景给毁了!不管怎么说,王老吉有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加多宝功不可没。亲生父母没钱养育孩子,养父母把孩子抚养成才了,亲生父母又来凑热闹来了,可怜的是双方父母都无视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怎么办?兄弟阋于墙,无端让他人做大,对王老吉在饮料市场中凉茶细分市场完成产业整合是极为不利的。好在凉茶为我国所特有,要不让国外饮料巨头趁势而入,那王老吉这个品牌可就吉凶难料了……这也使人想起了10年左右,白色家电行业格力、美的之间的价格战了,当时作为促销人员亲身经历了双方广告战激激烈进行。扩大市场份额,进行产业内的整合,是必要的、必须的,但行业两雄互相呈凶斗狠,其行径就有待商榷喽……

不过对于我等小民来说,双方争斗对我们有利,只要不是此消彼长、最后归于消亡就行。
      说起这,真的很佩服黄光裕和彭作义,可能是男生天性好斗、崇拜英雄的原因吧!他二人都能够以敏锐的眼光透视行业发展趋势,果断地采取措施进行行业整合的战略布局,真的很不容易。虽然自己更倾向于张近东的方式,但从感情上来说,更喜欢黄彭二人的雷厉风行的作风。毕竟,一个人在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背后,肯定有缜密的思考过程和准确的战略研判。
      然而,自08年黄光裕服刑以来,老对头苏宁趁势崛起,国美每况愈下,特别是后来还爆发了陈黄之争,致使国美元气大伤。反观青啤,自彭作义去世后,在金志国的带领下,青啤逐渐走出财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战略转变。
      这里面由涉及到了接班人的选择问题。其实,黄光裕和彭作义都认识到了自己只大不强的困境,实现战略转变是必然的。但是,黄彭二人是短时间内是不会转变战略的,黄光裕可能想吞并苏宁一家独大,彭作义也会想继续并购征程、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这对于两个企业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像青啤这种资本运作能力不强的企业,而苏宁良好的业绩决定了黄光裕的目的很难实现。黄的入狱和彭的去世,给两个企业带来的契机很难说利弊。从选择接班人实施战略转变而言,黄光裕失败了,彭作义打了个平手。之所以说黄失败了,陈黄之争即是明证。说彭作义打了个平手,主要从金志国的表现来看:其一,金志国实现了企业战略转变,到金志国并非由彭钦定;其二,青啤在做强的同时,丢掉了市场份额,这可能也是由于啤酒行业的行业特征决定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生前无一不是圣明君主,或开疆拓土或赫赫武功,但都于接班人这个问题上告于失败。秦历二世而亡,汉经两朝动乱,唐涉武周之辱,宋隐烛光斧影,不一而足!
      家电零售,国美苏宁两强相争;啤酒行业,青啤、雪花、燕京等群雄割据,都无法脱离行业结构这个大的窠臼。家电零售,同质化明显,竞争季节,所以行业整合需求高,现在已经形成格局,但需要注意网上电商作为一个新兴力量对实体店的市场份额的蚕食鲸吞。啤酒行业,由于其产品自身的足球多样性,决定了像青啤这样的企业最多能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而无法成为类似国美苏宁那样的王者。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势吧!
       以唯物的观点看,时势造英雄!所以才会有枭雄如郑庄公者,终不免身死之后宗庙覆灭;尼赫鲁才会说“印度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要不作为大国,要不覆灭而湮没无闻”这恐怕就是所谓势了吧!中国文化中最能体现势的,感觉就数围棋了。记得以前的高中读本上有篇阿城的《棋王》,读研后看这篇文章,才发现文坛对于阿城的美誉确实不为过,。《棋王》里面,老头对主人公的教诲,不正是对于势的很好的理解么,虽然是象棋,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钢铁行业80家企业利润不及茅台利润八分之一
     乍看到这条消息,感觉可吃惊了!虽然说知道今年形势不好,钢铁行业普遍亏损,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夸张!与之形成对此的,是茅台利润的持续增加。我们不仅慨叹:还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好,金融危机也对我们没影响……
茅台酒的利润正常上升,似无可厚非。毕竟,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所谓感情深、一口闷,哪个人没几个朋友,哪几个朋友见了面不闷两口,这一来二去的酒价也就上去了!可细看,似我国酒价上涨者又有多少?五粮液、茅台、洋河、馆陶坊,各种品牌争相斗艳、争先提价,我们说哥喝的不是酒,是品位!可是,试看真正坐拥美酒佳肴的,后面有几个没有ZF背景?如此这般,喝进去的恐怕就不只是酒了,恐怕还有我们那碎了一地的节操……
反观钢铁行业,巨幅亏损,仔细查究,恐怕就不是单纯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了。老马交我们,内因起主要作用,造成钢铁行业利润大幅度下滑的主因,恐怕就是产能过剩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了。好像看过一个数据,说我国钢铁产量5.1亿吨……我国钢铁产量巨大,但都集中于低附加值的行业上游,而通过加工以赚取相对高额利润还不为我国所染指。一旦金融危机影响扩散至我国,出口受限制,ZF打压房地而导致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下滑也就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直认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的当务之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将第一、第二产业向西南、西北转移,从而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阶段我国面临人口红利优势逐渐丧失的困境,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工人比例大幅提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仅每年600多万的毕业生所提供的优势就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望其项背的。这为我国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无非是自主研发的提升和产业比例的调整,但自己知之甚少,不做评论。
我国战略大后方为广袤的西部地区。记得以前看纪录片《国殇》的时候,里面对我国文明的方式亚细亚文明做了无情的鞭挞,当时这部片子对我的冲击之大,简直颠覆了我的一些固有观点。但现在细想来,未免失之偏颇。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更准确的说是起源于黄河流域。周秦汉唐,无一不是坐拥关中腹地,雄视寰宇。自晋人衣冠南渡,南方取得发展,终成江浙天下税赋三分占其二的格局。但是,自十六七世纪西方海洋文明主导世界以来,我国东南沿海也随之成为必战之地。所谓因粮于敌,则胜敌愈强。所以,一定程度上,东南作为战争期间我国大后方的条件就不具备了。另外,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敌方从海上突击进入我国疆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了,这主要还由于我国东南沿海部署精兵的缘故。可能进入我国疆土的途径,无非是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向,而一旦占领西北西南地区,顺势而下,那么就危险了。况且,西北新疆、西南西藏未少数民族聚居区,容易滋生混乱,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布局西部大后方,造福西部人民,对于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平稳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尼赫鲁所言,那么中国必将作为主导世界秩序的大国强国存在的,而绝无所谓的第二种情况之可能。回过来看最近争端分歧的  我国外部环境,应该认识到,这是大国权利更迭所必需的过程。对于越南、菲律宾等跳梁小丑,大可不必过于理会,原因归结于他们仍没有脱离我国所主导的东亚文化圈。但对于日本而言,一旦时机成熟,一定要采取强硬的报复性措施,因为其自战国时期便已间断性地接受西化,并有与我国文化夺嫡之心,一定要使之衷心守我之藩隅。魑魅魍魉全扫尽,寰宇廓清,还我一泱泱中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