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89 6
2013-02-04
去年全国各省(区、市)核算出的GDP相加总量达到57.69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12年初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51.93万亿元高出5.7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广东的经济总量。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据介绍,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不仅呈现出“1+1>2”的局面,而且有递增的趋势。例如,2009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3.2万亿元;2010年31省区市GDP超出全国总量3.5万亿元;2011年31省区市GDP总和超出全国总量4.6万亿元,而2012年地方GDP之和竟然超出全国5.76万亿元之多。
针对统计数据造假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曾联合部署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检查组要求“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一批顶风作假的责任人,坚决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2012年3月,国家统计局还曝光了地方ZF干预企业统计数据上报造假的案例,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多次强调惩治和预防统计弄虚作假行为。但是,地方GDP总和高于全国数据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呈现递增趋势,不知是统计技术差异,还是执法力度不够?
有的地方在统计GDP时搞双轨制:“摆政绩时是一个数字,要补贴时又是一个数字”,甚至身兼“百强县”、“贫困县”两个头衔。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发展与民生的改善,表面上的GDP繁荣,非但没有意义,还可能误导宏观决策,挤占民生空间。而有的地方官员还躺在GDP政绩的沙发上沾沾自喜。统计数字注水、GDP层层加码,地区之间互相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
不仅统计数据要打假,GDP核算体系也要转型。针对GDP注水的问题,取消地方GDP统计的呼声不断。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全国人大委员吴晓灵都提出了类似建议。马建堂曾表示,统一核算地方GDP非常重要,国家统计局会同地方统计局对2010年前两个季度GDP统一核算进行了试点,有了初步方案,正式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后,按程序报批。时至今日,GDP统一核算体系仍然没有下文。
要挤出统计水分,除了掀统计检查风暴,设计制度补丁以外,修正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尤为必要。只有痛下决心改革政绩评价体系,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增加民众对官员绩效评价的话语权,让地方ZF不单纯对GDP负责,也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负责,才有望修正官员的GDP政绩观,逐步摆脱中央与地方GDP打架的尴尬,实现ZF职能的华丽转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4 09:05:17
才超这么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9:13:32
见怪不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9:14:58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解释,GDP核算时,从全国视角看省间货物流动可能显示为中间产品,但是省份GDP核算则一律认为是最终产品.也就是说,理论上各省份GDP相加必定大于全国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9:18:53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09:36:40
难以界定省份的部分重复计算,正常;只是看程度和趋势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