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自:网络
企业领导人都知道,人才绝对是未来决胜的关键,也投入相当多的财力、心力培育人才,但成果多半只是零星散布,很少见到组织整体能力的大幅提升。
造成人才培育成效不彰的一项重要原因是,企业往往将激励的方法一体适用于所有员工。其实,员工的能力、特质、成就动机各不相同,必须加以区分,分层管理,才能同时照顾到所有员工,提升整体绩效。
明星员工,或者说A级人才,自然是企业梦寐以求的。据估计,不管是哪类型的工作,表现最好的人,生产力大约都是表现平庸者的四倍。然而,明星员工给人的一般印象是不愿和他人合作,有时特立独行到令领导者抓狂。
如何管理好你的明星员工呢?
了解他们。企业必须广泛而详实地记录,这些人才目前部署在哪个职位?有哪些专才?他们的技能可以如何转换?甚至他们在现职之外有哪些能力?接着是要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予关键要务,让他们从具挑战性的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A级员工而言,有时更甚于物质报酬。
如果说组织人才的分布呈现常态分配,也就是钟形曲线,那么曲线中间占绝大多数的人,就是我们说的B级员工。企业常费尽心思,激励A级人才,却忽略了B级员工的默默奉献,对企业长期表现的良窳,甚至存亡,影响超越A级员工。研究显示,B级员工绩效不如A级员工,多半并非他们聪明才智不如A级员工,而是因为他们现在更珍惜和家人相处,以及生活的平衡等,因此这些前A级员工,宁可放弃高诱因。对于B级员工这群稳定公司的主力,领导人最重要的是要接受差异,同时要关心和鼓舞他们,否则自觉不足的B级员工,会视自己为三流员工,一蹶不振。而B级员工虽不及A级员工有较多的晋升机会,领导人一样可用其他方式激励他们,像是表扬好的工作表现、适时给予赞美等。
主管在招聘、培植A、B级员工时感到欣慰,但处理C级员工时,则常痛苦不已。不但因为要裁掉昔日老同事而内心交战,如果未定下公平的标准以决定谁去谁留,更是严重打击士气,至触法。但未妥善处理C级员工的公司,绩效比有处理的公司低了许多。公司应建立严格的评鉴标准,了解这些员工绩效落后的原因,若无法挽救,则应给予合理的离职金,以及有用的职涯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