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自:网络
员工辞职的理由大多是千篇一律的「个人生涯规划考虑」,在面对这些员工动不动就提出辞呈,主管最好想办法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有的人可能是因为目前的工作挑战性不够;有的是要跟别人去创业;不过更多时候,是跟主管或者同事相处不来。
有主管表示即使知道真正的原因的,也不能怎么样,还是无法将员工的离职率控制在低水平,因此羡慕有的公司可以拥有许多几十年的老员工,大家对公司都有很高的忠诚度,因为如果离职率很高,要不断地培养新人,既辛苦又痛苦!事实上,员工的离职率低虽然可以免去不断培训新人的痛苦,但是另一方面,也等于不能够淘汰不良员工,为公司注入新血。适当的离职率对于公司的发展,有时反而是健康的,能够让公司随着新人的加入,带来不同的观点与作法,帮助公司适应多变的环境。
公司的离职率应该要多少,才算健康呢?每个产业不同,必须视行业与职务而定,公司可以从同业的比较中,找出一个适当的比率,一般来说,离职率10%~15%是很正常的,有些科技产业,还特别规定,每年至少必须淘汰10%的员工。
当员工突然提出辞呈,主管往往陷于「留还是不留」的两难思考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决定要不要慰留这个员工呢?当员工送出辞呈的时候,我们建议主管应该先分析状况,包括谁要辞职、何时离职、为何辞职、及后续影响等这几个面向,然后才能决定处理的方式。
第1,谁要辞职:要辞职的员工是属于公司的关键人才、一般人才,或者不是人才?根据80/20法则,公司的关键人才不会多于20%,其他的只是一般人才,甚至于是公司想要淘汰的不适任人员,辞职的员工属于哪一种,自然关系到主管的处理方式。
第2,何时离职:员工预计离职的时间点如何?如果公司正在规划一个新产品上市,但某个关键人才却提出辞呈,或是某段时间内团队成员密集提出辞呈,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需要谨慎来处理。
第3,为何辞职:虽然员工大多以「生涯规划」、「健康因素」等提出辞呈,但这些在离职问卷或面谈里说的原因大多是烟雾弹,真正原因可能是对直属上司不满,或者是他想跳槽到别的公司。因为多数员工会认为,既然已经要离职了,没有必要再说批评主管或公司的话,但是主管可以旁敲侧击,或从离职员工身边的同事去了解真实的原因,做为未来留才的参考。
第4,后续影响:员工离职后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如果即将离职的员工掌握了关键的技术或顾客,有没有可能跳槽而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要如何将员工的离职对公司的冲击降到最小?
在主管分析了刚才提到的几个面向以后,应该就可以对于要不要慰留员工有了答案,如果决定慰留,一定要有诚意地针对离职原因提出留才的方案,并由高阶主管出面来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