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搞核试验是为了挣钱、活命
——第三次核试验挣大钱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苏兆春
摘要:实行特权经济,上千年来挣不到一分钱,唯一能够挣钱的项目是核试验。实践证明,第一次、第二次已经挣了很多钱,而且是源源不断。第三核试验要挣大钱,这在价值学、经济学上是成立,并没有违反经济规律。如果朝鲜实现了无核化,金三世挣不到钱了,着急死呢,这样怎么活下去呢?所以,金三世已经表态还有下次一次次的核试验。
金钱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非常重要,不管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特权经济国家,离开了金钱就不能生存。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其中之一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嘴每天要吃饭,而且喜欢吃好的。离开了金钱,人就会饿死了。在毛的时代,实行特权经济就饿了几千万的人生命。目前,朝鲜实行特权经济制度,整个国家挣不到一分钱,越来越越穷,唯一能够挣钱的项目就是搞核试验,但是这不能长久搞下去,一次二次还可以,到了第三次给别人看出来就臭了,不值钱了。
一、实行特权经济,朝鲜挣不到一分钱,越来越穷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学原理:劳动产品必须要及时卖出才能体现出价值,不能交换的劳动产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没有买卖、交换最好的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的。茅于轼说,交换带来财富,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劳动产品要及时买卖交换呢?因为所有的劳动产品时间长了会腐烂失去使用价值,腐烂的劳动产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面对这样的情况,马克思说:“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
在朝鲜,任何劳动产品是不允许买卖交换的,也没有各种各样的劳动产品买卖市场,这是特权经济,这也就是说朝鲜人民自古以来劳动就不能产生价值,根本挣不到一分钱,这也违反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理,这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严重的封建国家。在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时人们注意到,平壤金日成广场上从金日成时代就一直悬挂的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突然不见了。发现了这一现象的韩国中央日报金永熙记者顿时感觉到朝鲜不是由马克思和列宁衍生的社会主义,而是金日成的国家。早在1967年,朝鲜当局称已建立了领袖的“主体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书籍从朝鲜消失了。
同时,朝鲜老百姓根本拿不出劳动产品用于交换买卖,例如粮食,其原因是政府派部队到老百姓家中去抢粮食,这样的话也只有饿死人了。朝鲜的饥饿人口,在90年代初约为420万人,90年代中期增加到700万人。之后经历了10年以上的漫漫粮食危机,到了2007年,33%的国民,即780万人处于营养失调状态。这在亚洲,独一无二。从1957年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规定一般劳动者的口粮定量为每天700克,军人800克,老人500克。可是随着经济的困难,口粮年年递减,现在已经改为每人每天供应100克左右。100克粮食如何能活命?北朝鲜的中央电视台则宣称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少吃饭有利于长寿,野菜更是营养丰富,多吃有利于健康。每年饿死那么多人,都是不听党的话,没有好好吃野菜造成的。
整个朝鲜挣不到一分,越劳动越穷,越没有价值,负价值最大化。朝鲜有二千多万张嘴每天要吃饭,特别是有特权的人要吃饭,有一百多万军队要吃饭,他们吃饭比老百姓还要重要,这些人不能饿死。所以,必须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寄生虫,靠别国援助而活命,所得到的援助全部成为特权所有,老百姓根本得不到一粒粮食。例如2008年有1万吨级的船只装载着玉米、大米进入了清津港,变成了军粮,最先装载货物的火车保卫人员实际上是换了便装的黄海道(2军团)、江原道(5军团)的军官们。
二、唯一挣钱的项目是核试验
实行特权经济,不得人心,民不聊生,挣不一分钱。以前过去都是中国和前苏联来养活朝鲜,中国的大部分援助给了朝鲜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自从中国等国家放弃特权经济,实行了市场经济以后,这样的无偿援助停止了,朝鲜出现了生存危机,这种政权肯定要灭亡,因为挣不到一分钱。进入1990年代以来,由于没有了苏联的援助,朝鲜经济开始年年出现负增长。据各种消息来源推测,目前朝鲜的工厂开工率还不到40%,农业更是年年歉收,时常有人饿死路边。
挣不到一分钱是怎样的滋味,也只有金二世最清楚了,上千万人口要吃饭,如果挣不到钱还会有谁会为金二世卖命吗?唯一的也只有搞核实验能够挣到金钱,实践证明金二世这条路走对了。朝鲜核试验的目的并不复杂。2002年朝鲜宣布发展核武器。 2003年8月27日-29日,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会议达成4点重要共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有必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从而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各方对朝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缓和对北韩的经济封锁。于是粮食、石油、药品……源源不断送给金二世。
金二世发现,搞核试验还挺挣钱,而且非常容易。不过,如果经常喊口号:“我要杀人、我要自杀!”最终什么动静都没有,难免会被旁人看扁。所以就有了2006年的第一次真正核试验。试验结束后,虽然中国很生气,但也没有怎么为难朝鲜,给了更多的无偿援助。2007年9月27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为期4天,讨论关于冻结和关闭朝鲜核设施的“具体步骤”。各方给朝鲜的好处:美国、日本尽快与朝鲜实现邦交正常化、向朝鲜提供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已向朝提供的10万吨重油)。
获得经济援助后的朝鲜不好意思再进行核试验了,于是又开始折腾起“人造卫星”发射。 2009年4月5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朝鲜掌握了导弹技术,他们不仅能发射“卫星”,同样也能发射核弹,所以联合国起草了一个议案,对朝鲜发射卫星进行谴责。朝鲜这下找到借口了,索性不再遵守无核协定,再次于2009年5月25日进行了第二次核武器试验。6月12日,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予以“最严厉谴责”,但朝鲜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惩罚。
三、第三次核试验挣大钱
新华网平壤2月12日电(记者张利 杜白羽 曾涛)据朝鲜中央通讯社12日报道,朝鲜当天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报道说,朝鲜国防科学部门当天在朝鲜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经过确认,此次核试验爆炸威力大,使用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子弹,试验“水平高、安全、完美”,对周围生态环境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这表明朝鲜第三次核实验可以挣大钱,这种的观点在价值学、经济学上是成立的。此次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大概投入8—10亿美元,这是核实验的成本价,比第一次、第二次费用还要大,这些多的投入当然要收回成本,否则就没有什么意义。核实验真正目的是要消灭财富,譬如毁灭一座城市价值500亿,那么第三次核实验就要挣到500亿,道理就这么简单。可能有人非常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有一个负价值等于100元,就必然有一个正价值与之相对应,这里有一个公式:
正价值=负价值=±100元
再比如有一个正数等于100,就必然有一个负数等于100,它们的关系:正数=负数=±100,这是数学里的常识。在物理学上也这样的公式,当有一个正作用力100千克时,必然有一个反作用力100千克,它们的关系是正作力=反作用力=±100千克。
我们从第一次、第二次核试验可以看出:第二次挣的钱比第一次多,而且是源源不断的,给出的条件是只要不进行核实验,无核化,而不是当初的投入的成本,主要是要看消灭财富的多少来计算的。
最后,我想说某些国家存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即通过六方对话来解决朝鲜无核化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做不到。如果朝鲜实现了无核化,金三世挣不到钱了,着急死呢,这样怎么活下去呢?所以,金三世已经表态还有下次一次次的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