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267 10
2005-05-13

因为替师弟找一篇文献,从白鲨在线留言版上找出下面的话,再次与所有有志青年共勉!

1、希望中国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生多读国际经济学文献,改变闭门造车的习惯。 (说明:这段话是给中评网的新年献辞) 2、如果中国的学者不全面总结渐进改革的经验教训,而只是一味地鼓吹渐进改革的好处,在独立的国际学术界眼中,他们就会被视为当政者政治宣传的工具。 3、国内很多哗众取宠、政治宣传式的“经济研究”之所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并不因为这些经济学家学识不够,而是他们缺乏基本的学者“良心”。很多并不需要研究,一般老百姓都知道的事实,却被经济学家们的研究用新名词搞得像云雾山中的东西。1956年强迫合作化的事实被人说成自愿,20世纪90年代初圈地运动股份化运动中人所共知的大规模贪污,在中国经济学的文献中找不到系统的记录,还是一个不做经济学术研究的何清涟用记者方式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这方面的记载。因此,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大声疾呼,经济学界的研究要讲良心,要尊重事实。 (说明:后两段见《经济学季刊》200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13 21:52:00

第一次知道杨小凯的名字是在南京大学刘东出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上。

内容是杨关于武汉猪肉市场的价格模型。第一作者是汤敏

第二次2004年9月份,小凯已辞世。后来看了好多他写的文章,经济学家的良心,小凯当之无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3 22:29:00

中国经济学人的榜样。这是我的认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4 19:09:00

可惜啊

唯能在看到他的著作以后见他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21:48:00

现象大家都能看到,但原因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22:45:00

我们是没有那样的学者,还是他们的声音我们听不见呢?听到的也是不全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