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双城有点火,到处都是双城角力的消息。武汉是中部目前最大的城市,无论在
经济总量或者城市规模来说都应该是中部的重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武汉将永远在
中部占据老大的位置。谁不想当老大呢?所以,周边的城市纷纷把目标定在武汉身
上,这也许是让武汉人无可奈何的。但是,城市之间不是哥们之间的友谊,所以,
城市之争也很难在“和平共处”的幌子下烟消云散,相反是阴魂不散,毕竟这是关
系到城市发展以及所在地人们身份的一个问题。双城记,就在这样的幕布前面上演
。
说到长沙,我并不认为长沙能够在多么快的时间里超越武汉,比较两个城市的数据
就可以知道。就GDP一项,长沙2002是810亿,武汉是1400多亿;从人口上来说,长
沙市区人口近200万,武汉是800万;就城市面积来说,尽管长沙总面积达12000平
方公里,超过武汉的8600,但是建成区180要小于武汉的210~300;开放程度也不一
样,也许长沙的沃尔玛比武汉早开(武汉的还没有建),但是,武汉依据长江优势
能够达到比长沙更好的效果。那么,长沙为什么要进入双城,又为什么要赶超武汉
呢?
综观湖南湖北两省发展,一湖之间,两省发展存在差距,湖南总是比湖北少600亿
左右,而且还有拉大的趋势。这个数字正好和长沙武汉差距巧合,实际上,;2个
省会之间的角力,就是两省的角力,所以,长沙能不能和武汉“抗衡”,关系到整
个湖南的发展。
那么,长沙有能力以武汉为目标吗?我想存在可能。
首先,星城作为一座传媒和娱乐城市已经具有知名度,的确,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
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通过本土最烂的湖南卫视和众多港台明星的到来,提升
了星城的人气。开发的旅游资源不可小看,长沙早就是优秀旅游城市了,现在它的
目标是欧洲和美洲。
第二,长沙的消费能力不可小看,2002年武汉零售总额是长沙的两倍,但是作为人
口达到长沙四倍的城市,武汉市场的火暴也许要逊色几分。深圳新一佳超市在长沙
开业不到两年就把长沙作为深圳以外的第2重心,200万人能做到的的确是个奇迹。
而且,长沙的世界500强数量和武汉接近(也许还要多),证明在WTO时代,地域不
再是唯一的优势。
第三,也是比较重要的,长沙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华中第一的,2002比2001增长12。
5%,武汉是11%,长沙已经接近西安的总量,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这个速度。
当然,双城目前来说,华中其他大城市也许也有想法,比如中原的一些城市,或者
靠东边的城市,但是,一个人口暴多,一个经济不行,或者不能长久,或者还要更
长时间,就像袁绍刘表,终有官渡襄阳。
作为目前主角的武汉的优势又在哪里呢?除开人口面积以及历史因素以外,光谷等
一批新兴产业很重要,再就是人。武汉高校林立,人应该不是问题,但是武汉人颇
有些自负,老大当的太久有些长翅膀的感觉,“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挂
在嘴边,但是,比较东部,可能其发展潜力比无锡还困难,武汉的辉煌在1983到
1990,从93年以后开始下滑,新世纪有什么打算呢?
本人自认对两地了解比较清楚,关键在人的素质,是
时候打破关系网了,是时候干点正事了,也许,双城角力是件好事,哲学上不是说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条件共同发展”吗?作此文,首先是勉励故乡人不要懈
怠,只要努力,未必没有风光的时候,其次两市人共勉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4 20:58:4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