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349 3
2007-08-16
●从孟二冬、方永刚到贺宝根以及无数师德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中,不难看到,爱生敬业是他们的基本特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师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爱生敬业是师德的核心。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从爱生敬业做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教师常常面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验,要真正做到爱生敬业并非易事。然而教育有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教师的工作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业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职业,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往往难以与发大财联系在一起,甚至需要有一点奉献精神

  ●爱生敬业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国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评定有了较为严格的制度,但仍然难以覆盖教师工作的所有方面,特别是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方面。教师的工作不仅要用规章制度来规范,而且要用高尚的师德精神和人生境界来引导

  近几天来,上海师范大学贺宝根教授在科研考察中舍身救学生的感人事迹,传遍了浦江两岸。这位深受大学生爱戴的大学教授被大学生亲昵地称为“宝宝老师”,尽管他走完了44年人生的道路,但他的音容笑貌、高尚的人格却依然留在广大师生的心中。校园网站上数万条追忆的帖子,感人肺腑的留言,谁的心灵不会为之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当我们挥泪告别这位风华正茂的大学教授的时候,我们不禁被他那崇高的爱生敬业的师德精神所感染。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又应当是道德高尚者。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上涌现了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的先进模范人物,北京大学的孟二冬教授、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孟二冬教授主动赴边疆支援当地的教育事业,病倒在讲台上,弥留之际还挂念着他的学生。方永刚教授患病动大手术住院,在病榻上继续为他的学生授课,他说:“我脑子和嗓子没病,我还可以为学生上课。”如今,贺宝根教授见学生处于危难之际,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自己却以身殉职。他的舍己救人的高尚行为决不是偶然的,在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这位“宝宝老师”心里装着的是学生。他是大学生心目中最有魅力的老师,以致大学生是那么怀念他。他们在BBS上写道:“那么好的老师,那么为人和善的老师,那么乐观开朗的老师,那么亲切可亲的老师,那么热爱学生的老师,那么兢兢业业的老师。”六个“那么”凸显炽热的师生情谊,甚至有学生动情地写道:“能做你的学生是幸福的,希望下辈子还是做您的学生!”

  从孟二冬、方永刚到贺宝根以及无数师德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中,不难看到,爱生敬业是他们的基本特征。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师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爱生敬业是师德的核心。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要投入炽热的感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因素,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起来,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的桥梁。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可接受力强、效果会更好。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情感的不断反馈和交互作用,教师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充实和快乐。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从爱生敬业做起。

  教师的爱生,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当贺宝根教授在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考察中,一位学生掉队出现了险情,他心急如焚,是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他奋不顾身地救学生。教师爱生敬业,是履行教师对国家、社会、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责任,为了履行这份责任,不顾个人安危,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是高尚的师德行为。贺宝根教授的高度工作责任感,不仅是广大人民教师,也是其他战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的榜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要真正做到爱生敬业并非易事。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教师常常面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来,教师的待遇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但是,比起某些高收入的行业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在教师行业内部,经济待遇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有自己的物质利益,需要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教育有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教师的工作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业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职业,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往往难以与发大财联系在一起,甚至需要有一点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段名言体现了他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从事教育工作需要奉献精神的特点。

  爱生敬业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国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评定有了较为严格的制度,但仍然难以覆盖教师工作的所有方面,特别是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方面。我们可以精确计算教授授课的时数、人数,但难以精确计算教师在做好学生工作方面的工作量。换言之,教师的工作不仅要用规章制度来规范,而且要用高尚的师德精神和人生境界来引导,提倡一点奉献精神。爱生敬业的贺宝根老师对于学生的困难,总是能帮的一定帮,悄悄资助学生。在学生野外实习中,他倡议老师把差旅补贴转贴给学生,自己身体力行。每次给贫困生的补贴,总是让学生班长转交,生怕伤及贫困学生的自尊。在他的这些爱生的行为中体现的是以奉献为特点的师德精神。

  爱生敬业也离不开扎实的教学与科研本领。我们要倡导高校优秀教师向贺宝根老师学习,尽可能地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在高校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以教学见长,深受学生欢迎,但科研成果较少;而有的教师科研成果突出,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此,如何评定教师的工作常常会发生争议。但贺宝根老师在教学上为大学生所称道,在科研上也身手不凡。他承担的是地理专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发表的有关科研论文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他带领学生在教学实习中考察的是国内科研的前沿课题,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的典范。爱生敬业要有科研的底蕴,才能使学生获得最新最好的知识内容,而站在科研前列的教师也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并力求获得学生的好评,以不辱教师的使命。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博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16 17:58:00

上海师大教授贺宝根:危急时刻见证无限师爱

上海师大教授贺宝根在进行水质考察时,面对险情舍身救学生

危急时刻见证无限师爱

图为贺宝根生前照片

  8月10日凌晨,年仅44岁的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贺宝根在上海市崇明县东滩进行水质考察时,为救遇险学生不幸被大浪吞噬了生命。噩耗传来,广大师生无不痛心疾首。

  8月14日午后,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内如潮水般涌来了千余名贺宝根生前的亲朋好友、师长学生,止不住的泪水在每个人脸上无声地滑落。

  “没想到,那一别竟是永远”

  这套只有3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房子里,卧室、走廊、厨房都站满了前来悼念的学生。大家站在贺宝根的遗像前,默默地啜泣着。家人和学生在房间里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蜡烛、香台、糖果、鲜花,还有一首写给贺老师的挽歌,寄托着大家对这位好老师的无尽哀思。学生郁琦泣不成声地说:“没想到,那一别竟是永远!”

  谁也不愿再去回忆贺宝根消失在汹涌潮水的那一幕——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副主任的贺宝根,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口崇明东滩高潮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泥沙输移机制研究》项目。今年7月26日,他带领17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崇明东滩开始项目野外考察。

  8月9日晚7时20分左右,恰遇涨潮,水势迅速淹到了靠泊在潮沟里的考察船的船舷。可能会有危险!贺宝根迅速组织学生撤离。此时,在50米开外的地方传来了学生小徐的呼救声。原来他被潮水阻隔,来不及回到船上。贺宝根发现险情,毫不犹豫,当即下船,顶着汹涌而至的潮水游到小徐身边,让他抓紧自己的衣服,带着他慢慢往回游。将小徐带至安全地带后,贺教授对小徐说:“你回去吧,现在没问题了。我已经游不动了。”

  之后,小徐被其他考察队员拉回船上,而贺宝根由于体力不支,被潮水越卷越远,随即失去踪影。东旺沙边防派出所官兵和东滩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闻讯赶来搜救,一直到晚上10时天已全黑,仍然不见贺老师的身影。8月10日凌晨4时,搜救人员再次出动,在东滩养牛场外潮沟处发现了贺宝根的遗体。

  谁都愿意记住这位被学生们昵称为“宝宝老师”的贺宝根即使在40度高温的沙滩上依然与学生们谈笑风生的表情——

  “出事前,贺宝根已经带领学生在长江口连续测流12天了,每天都是顶着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与贺宝根共事23年的上师大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告诉记者,地理研究是把“大自然作为实验室”,其研究条件异常艰苦,“但是贺宝根总说,越是艰苦的,越是需要有人去做。”

  贺宝根所承接的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佳研究时期就是7、8月,然而这一时期大自然的数据多变,为了能得到重要的数据,研究者必须深入第一线。令团队成员印象最深刻的是,“宝宝老师”为了获得有效数据,常常在流沙里一蹲就是一整天,满脚是泥、索性赤脚上阵;累了就支个帐篷休息;皮肤晒得黝黑,但和他在一起考察、研究的学生从不觉苦,反而认为很幸福。

  “他对科研的执著太让人感动”

  “东海淼淼诉不完献身科学赤子情,长江滔滔哭不尽倾心教育红烛泪”,殡仪馆大厅里悬挂的巨幅挽联让每个前来送别贺宝根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那天一早,我和贺教授共同的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许世远教授听到这一噩耗,特地从美国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太痛心了’。”地理系主任、贺宝根同门师弟温家洪教授只说了一句话,就已经泪流满面。

  搞地理学研究,需要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一时间观测数据,因此贺宝根经常带领学生到艰苦地方考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记者翻阅了贺宝根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从事科研的照片,几乎每张都在野外。裤腿上溅满泥巴的贺宝根,虽然满脸疲惫,但仍然是乐呵呵的。温家洪告诉记者,谁都知道地理系的现场考察是最辛苦的,但贺宝根在上师大工作了10年,除了上课,大量时间基本上都泡在野外考察上了。

  研究生任杰告诉记者,每次和贺老师出去,贺老师总是抢着干最累最苦的活儿,从来没有一点退缩和抱怨,每次遇到危险,遇到不知深浅的沟,贺老师总是第一个过,然后让学生沿着他的路走。任杰说:“听到贺老师遇难,我几天都没睡着觉。是他让我知道了科研是什么,怎样实实在在地去做好一件事情,我知道从事地理很辛苦,但是老师都不怕,我们也不怕!”

  正因为如此,贺教授的“宝宝小分队”队伍日益壮大,他和学生们的足迹遍布上海的远郊崇明、青浦,以及四川、江西、新疆、云南等省份。

  “他对科研和教学的执著,太让我们感动了。”提起贺宝根,师生们如是说。作为近年来我国地理学界为数不多的年轻学者,贺宝根主持、参与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完成了《长江口潮滩浅水区域流速与含沙量的关系初析》、《长江河口潮滩悬浮泥沙输移规律研究进展》等重要论文,崇明之行的研究也正填补着国内空白。 

  “我们最爱上他的地理课”

  “他还很年轻。在突发事件中,作为人民教师,他所作出的选择值得钦佩!”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陆建非在主持师生哀思会上说,“贺宝根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无限热爱。”

  记者从地理系了解到,凡是报名参与野外实习的学生都必须自行承担一定的经费,可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又有着较强的自尊心。针对这种情况,从2000年起,贺宝根倡议同事在野外实习期间,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并捐出带教实习的补贴给困难学生,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安心地参与野外实习,这项传统“制度”在上师大地理系保留至今。

  在师生眼里,贺宝根很有个性魅力。他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上课时,不是端着架子站在讲台前,而是喜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高兴起来还坐在学生座位上,由此“宝宝老师”的美誉便在网上流传开来。学生搞课外活动,也喜欢拉贺宝根一起参与,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系里的学生组织了一场“地理知识竞赛”,贺老师应邀当评委,并悄悄地为活动捐了800元钱,让竞赛的奖品能更加丰富些。学生办了份名为《足迹》的电子刊物,贺宝根是忠实读者;得知学生要在刊物上办有奖征答活动,贺老师就自告奋勇到系里为学生申请经费。

  在追忆贺宝根的事迹时,许多同学流下了热泪。“贺老师的科研课题总是对我们本科生敞开的。即使没参加他的课题研究,我们在上课时,也能通过他的讲课接触到他的科研进展。”朱挺同学的话,是贺宝根的学生们的共同感受。此次参加崇明东滩科考的,除贺老师的研究团队以外,就有不少本科生。

  许多学生只要一聊起贺宝根的地理课,就会特别兴奋:“讲‘水资源’时,贺老师会大量引用实地考察的新鲜内容,让你学到比书本更多的知识;讲‘水文学’时,贺老师的课更有意思,还让我们自由发挥,享受思维的乐趣,过后猛然醒悟,原来不知不觉中他已教会了你。”

  “贺老师,您平生最热爱的专业就是水文研究,现在您终于又回归于水。请您放心,我们会完成您未竟的事业。”……

  无尽哀思化为网上的深情留言,师生们希望“宝宝老师”能听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6 19:41:00
向贺宝根老师致敬并沉痛哀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6 21:54:00
这样的老师太少太少了,最不幸的是,我一个都没遇见,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