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35 6
2007-08-18

马克思冤——回云谷川

李荣田

英文版的《资本论》中有这样一句揭示商品交换的本质的话:“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is evidently an act characterised by a total abstraction from use-value.”[1](P37)这句话译成中文是:“商品交换是以对使用价值进行抽象为特征的一眼就能看出的行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商品交换的本质表现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上就是对使用价值进行抽象。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资本论》中,“抽象”和“交换”是相伴随而发生的行为。所以,《资本论》中的“抽象人类劳动”指的就是交换过的劳动和准备拿去交换的劳动。这也就是说《资本论》中所有谈“抽象”的地方都是谈“交换”的地方。而由于“抽象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我们又可以说《资本论》中所有谈价值的地方都是谈“交换”的地方。

可是,云谷川由于不懂“抽象人类劳动”的含义,错误地把“抽象人类劳动”和“劳动”等同起来,未能看出“抽象人类劳动”的交换属性。你自己未能看出“抽象人类劳动”的交换属性却说《资本论》没有显示出价值实体的交换属性。这是对马克思的栽赃陷害。马克思遭到你这样的批判,实在是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0 7:04: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18 10:20:00
就算马克思冤枉又如何,中国人民不更冤嘛。你到同情他了,谁同情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8 13:02:00
怎么可能所有谈抽象的地方都是谈交换,这个狡辩也太牵强了。
譬如说,什么叫社会平均熟练程度?这个不抽象就没可能得到,但是它难道不是衡量劳动量所必需的单位?
抽象是个很玄学的概念,通常研究微观不好处理,就把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一平均,就出来了,多么方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8 15:33:00
以下是引用Sagamore在2007-8-18 13:02:00的发言:
怎么可能所有谈抽象的地方都是谈交换,这个狡辩也太牵强了。
譬如说,什么叫社会平均熟练程度?这个不抽象就没可能得到,但是它难道不是衡量劳动量所必需的单位?
抽象是个很玄学的概念,通常研究微观不好处理,就把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一平均,就出来了,多么方便

抽象=平均?????????什么都不懂,跟你说什么好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8 22:28: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2 23:0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3 06:54:00
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7-11-12 23:06:00的发言:

     

        学习马克思理论,重要的是学习他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辩证法。“抽象劳动”是相对“具体劳动”而言的。

       “商品二重性”是指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

      “ 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既是“社会劳动”又是“私人劳动”。

       中华民族具有灿烂的辩证法传统,对于理解马克思理论应该不困难。

      中国古代就有“卖履非履”一说,其意思是:出卖的鞋子对于做鞋的人来说,它已经不是鞋子。

      鞋子当然是用来穿的。这就是鞋子(商品)的“使用价值”。可是,做鞋子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穿,而是为了让别人穿。他做鞋的目的是为了出卖即交换。这就是鞋子(商品)的“交换价值”。所以,这鞋子对于做鞋人来说,已经不是鞋子了。

     对于做鞋人(劳动者)来说,鞋子卖出去了,他的劳动就是“社会劳动”。鞋子没有卖出去,他的劳动就是“私人劳动”。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来讲解马克思《资本论》,谁还不明白马克思的“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理论?

老雷,读了你这个帖子我发现,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用“出卖的鞋子对于做鞋的人来说,它已经不是鞋子。”这句话讲解商品价值可以算做你的独创。这话讲的非常好!我支持。

不过,我觉得,你的思考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以“出卖的鞋子对于做鞋的人来说,它已经不是鞋子。”这句话为出发点进行逻辑推理,会得出如下结论:出卖鞋子的人所进行的做鞋子的劳动,它已经不是做鞋子的劳动。再把这个结论推广一下,又会得到另外一个结论:创造价值的劳动,它已经不是劳动。——如果你能推到这一步,就说明你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有相当深透的理解了。这个结论和《资本论》第1卷第1章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但是,你即使推出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它已经不是劳动”这个结论,也不说明你已经完全理解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阐明“创造价值的劳动,它已经不是劳动”这一层道理的同时,还阐明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究竟是什么。——这一点,从你发的帖子看,你还没弄明白,望继续思考。

                                                    李荣田 2007年11月13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7:13:4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